從事特殊教育工作近40年 參加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助殘培訓工作 雙奧人郝傳萍見證社會整體助殘意識提升
在車水馬龍之間,如何幫助一名手足無措的盲人推行中,如何讓坐在輪椅里的人可以體會到充分的安全感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比賽已經打響,而在賽場內外服務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已經對于如何助殘接受了全方位的培訓,他們將用專業水準為賽事進行服務
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特教系教師郝傳萍便作為培訓講師參與其中,她從事特殊教育工作近40年曾經是2008北京殘奧會志愿者培訓項目協調人,培訓專家及助殘技能培訓講師,盲人定向行走動作示范教師
在本屆冬奧會上,她也全程參與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殘疾人服務知識手冊》的編寫工作,并受邀前往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各個場館進行助殘知識與技能的培訓。
此次無障礙考慮到老人和兒童
新京報:在本屆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殘疾人服務知識手冊的編纂過程以及內容中,相較于2008年夏季奧運會有哪些區別和亮點。
郝傳萍:最大的區別是全面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殘疾人服務手冊內容非常全面具體,實用性很強相較于夏奧會,助殘技能的變化不大,在禮儀,理念上稍微有一些調整過去單方強調尊重殘疾人,平等對待他們,那么,怎么平等和尊重呢在手冊中增加了很多實例參與服務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可以看到如何支持殘疾人參賽但總體來講,2008年奧運會對于助殘的整體理念還是超前的,當時就提出了平等,尊重,共享這樣的理念
此外,手冊中最大的亮點,我個人認為,應該是無障礙設施的介紹不僅介紹殘疾人個人使用的無障礙設施,也介紹了環境中,公共場所的無障礙設施現在的無障礙設施的技術是比較現代的,比如場館內隨處可見信息電子顯示屏和導航機器人,還有聲音標識
其實,殘疾狀態會存在于人的生命周期的某一個階段無障礙會針對所有有需要的人,而不僅僅是殘疾人因此,2022年的服務手冊中對于無障礙設施的介紹不僅考慮了殘疾人的使用,還考慮了老年人,兒童等不同人群的方便使用和合理便利,比如班車站盡可能離看臺座位區近一些等等,場館里還設有無障礙區域,方便使用輪椅的觀眾
新京報:本屆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服務知識手冊的助殘服務理念和技能框架繼承了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內容夏季奧運會的手冊編纂過程比現在更難吧
郝傳萍:可以說是一張白紙吧當時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承擔了殘奧會的助殘志愿者的培訓項目,我作為項目協調人,從培訓方案的編制工作到培訓,全程參與其中
我們從調研開始做,調研殘疾人,志愿者,特教老師和殘聯系統的人等等,了解征詢各方需求,然后按照奧運會的體系,做了助殘志愿者培訓方案培訓得有課程,于是我們就圍繞盲人和肢體殘疾這兩類殘疾人,針對他們的核心障礙,需要什么服務,設計助殘技巧和禮儀比如志愿者如何幫助他們行走如何了解對方的心理而做到尊重不僅設計了技能培訓課,還設計了助殘理念和助殘禮儀課程
殘疾人受教育層次在不斷提高
新京報:當時的志愿者培訓和冬奧會的培訓有什么區別嗎。
郝傳萍: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志愿者體量比現在大,我們特別設立了培訓基地幫助志愿者熟悉和了解殘疾人,先培訓師資和組織志愿者的工作人員,再培訓骨干志愿者,最后臨賽前,把三萬多志愿者都培訓了一遍。
此次冬奧會的培訓時間相對就短了,志愿者也少因為今年盲人運動員少在2019年我就已經去張家口對骨干志愿者進行了培訓轉換期對志愿者的培訓主要在線上進行
即使有了2008年的基礎,2022年的助殘培訓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感覺人們對殘疾人不是那么陌生了2008年奧運會后就是亞殘會,而且這些年定期舉辦全國殘運會,整個社會對于殘疾人運動有一定的認知,助殘的意識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現在的志愿者也非常認真,他們比較獨立,有想法,會思考
新京報:你提到了要培訓志愿者一些助殘技能具體哪些技能是需要特殊培訓的,能否展開說說
郝傳萍:比如導盲是有技巧的,作為引導的人,如果看到有盲人需要幫助時,首先要征得同意,然后用右手手背輕輕碰觸盲人的左手手背,盲人的手便會順著你的小臂滑上來,握住引導人的肘關節引導的人右手臂要保持不動,在上,下樓梯或者有臺階和障礙物的地方可以提示一下,讓盲人先有個心理準備
幫助殘疾人要有一個基本的理念,就是你只是一個輔助,不要主動替他去做事情每一位殘疾人的障礙不同,幫助的方法也是有差異的
新京報:參加了兩屆奧運會的助殘培訓工作,有沒有哪些人和事在工作中觸動到你。
郝傳萍:殘疾人的心理是不一樣的有一次培訓時,老師講完了殘疾人心理后,有一個殘疾人問道你講的這些心理,比如容易封閉等,是我們殘疾人獨有的心理嗎健全人就沒有嗎給我的觸動很大
事實上,有時候我們在用強者思維思考問題健全人也有抑郁,自卑的時候,這種心理大家都有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改變社會的這種環境,大家都是一樣的人,我在授課中,也是讓大家去深切體會人的差異性和多樣性,告訴他們,怎么體現尊重在幫助殘疾人時,盡量不要過度熱情,當殘疾人有需求的時候再去幫,尤其是殘疾人運動員的能力都很強
新京報:你常年從事特殊教育工作,你覺得這十幾年中,特殊教育有怎樣的改變。
郝傳萍:變化還是很大的首先,更多的殘疾人能夠走進學校讀書,而且受教育的層次也在不斷提高,不僅可以讀大學,還可以讀研究生其次,殘疾孩子可以選擇安置方式,既可以去特殊學校,也可以去普通學校,而且具有雙學籍的待遇
國家對殘疾人的職業教育越來越重視了,特別是鼓勵特殊學校為智力障礙的孩子提供職業教育殘疾人上大學的越來越多了,而且讀普通大學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