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會閉幕后,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冬奧村開始進行景觀更換,無障礙設施調整,為北京冬殘奧周期做準備。
總臺記者 張景:這里是北京冬奧村的居住區在這個入口處,之前熱門的打卡點——冬奧五環的形象景觀已經被替換為冬殘奧標志了而它對面,我們可以看到北京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已經擺上了
北京冬殘奧會形象景觀包括國際殘奧委會會標,以及北京冬殘奧會會徽,吉祥物雪容融,體育圖標等,將替換北京冬奧會時相應的形象景觀同時,工作人員還在抓緊布置無障礙專用物資,輔助器具,完善無障礙信息,做好冬殘奧會和殘疾人工作知識培訓,提高服務人員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北京冬奧村運行團隊無障礙經理 蘭利榮:驗證機之間拉寬95厘米,輪椅通行沒問題。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昂介紹,北京賽區和延慶賽區共設置了88個醫療站,提供現場醫療救治以及傷病員分流轉運工作。比賽開始之后,還將從定點醫院抽調1188名醫務人員,840名院內專家,提供及時高效的醫療服務。加強冬奧村綜合診所建設,建成了1500平方米北京冬奧村綜合診所和1658平方米延慶冬奧村綜合診所,覆蓋了急診,理療康復,影像,中醫,牙科等18個學科,滿足了比賽開始后,每天16個小時基本門診和24小時緊急救治需求。。
北京冬奧村運行團隊殘奧整合協調經理 牛秀國:這兩天正在督促大家來落實前期布置的一些轉換方案,無障礙閘機需要拓寬的拓寬,景觀標識該更換的更換,做好冬殘奧村23日預開村,25日正式開村的工作。調整優化定點醫院收治任務,18家定點醫院實施精準分類收治,避免不同風險傷病員流線交叉。此外,根據場館情況和醫院特點,制定了“一場一策”和“一院一策”醫療保障方案。針對每個場館比賽運動損傷特點,專門配置了包括骨科,口腔科等學科的醫務人員。以冰球場館為例,結合運動特點增配了CT,牙椅等設備。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