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體談: 碳中和的冬奧會,世界一起走向綠色未來
最近幾天,在2022北京新聞中心召開的美麗中國·綠色冬奧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王金南表示,北京冬奧會圓滿兌現實現碳中和的承諾,成為迄今為止第一個碳中和的冬奧會。
北京冬奧會上,開幕式首次呈現出以清潔氫能作為燃料的微火火炬,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成為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系統制冰的大道速滑館,碳排放趨近于零,水立方被改造成冰立方,冬奧會全部場館達到綠色建筑標準,常規能源100%使用綠電,千余輛氫能大巴穿梭于賽場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冬奧會以智慧多元的形式,完美嚴謹的效果呈現在全世界面前,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環保力量
碳中和的實現,讓冬奧會展現出獨特魅力首鋼滑雪大跳臺一經建成就吸引了不少目光,時空雪飛天,工業迪士尼,奧運風向標,北京新網紅中外媒體和國際官員給予了首鋼滑雪大跳臺高度評價而這個酷炫十足的大跳臺,是由首鋼老工業園區修繕改造而成,冬奧元素與老工業遺址有效融合在一起北京冬奧會綠色,節儉,環保的追求,激發出眾多創意,彰顯著中國智慧山林場館,生態冬奧是延慶賽區核心的設計理念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如巨龍,飛騰于山脊之上,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賽道由小海陀山頂向山谷蜿蜒而下,延慶冬奧村鋪展在山谷東側的臺地之上崇山峻嶺之間,建筑分散布局,與山景交相輝映如美屬薩摩亞男子鋼架雪車選手克魯姆普頓夸贊道這是我見過的全世界最漂亮的一條賽道了,環繞在群山之中山林映場館,綠色成為北京冬奧會的最亮底色
北京冬奧會碳中和的實現,使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北京冬奧會的綠色低碳實踐,留下了豐富,寶貴的可持續性奧運遺產如北京賽區場館的15塊冰面均采用當前最環保的二氧化碳作為制冷劑,二氧化碳制冰的全部余熱可實現回收再利用,用于場館的熱水,澆冰,除濕等場景這15塊冰面也均可實現賽后利用,成為低碳環保的群眾性健身場館同時,全民冬奧讓低碳發展理念,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增加了低碳生活方式常態化的可能性中國緊緊抓住了綠色冬奧這一歷史契機,推動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一起向未來
北京冬奧會碳中和的實現,為全球環保事業樹立新的典范北京冬奧會為節能環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低碳能源,低碳場館,低碳交通,低碳辦公等,為世界其他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驗,更是為全世界提供了一套切實可行的中國方案,以實踐證明了大型體育賽事低碳環保與精彩規范完美融合的可能性
在全球力爭早日實現碳中和的今天,北京冬奧會不僅是一場體育賽事,更是一種綠色科技,綠色理念的實踐平臺碳中和北京冬奧會將成為新起點,與世界人民攜手共進,共同建設美麗地球家園
2016年我到深圳工作不久,在一個能源研討會上,我向很多能源界,學術界的朋友提了一個問題,當時很長一段時間在深圳開車加油是7塊錢左右一升,假設這個汽油是從休斯敦的煉油廠用船拉到深圳鹽田港再到加油站,這一升的運費是多少錢?我讓好多搞能源的朋友猜,有人猜是一半,甚至有人猜5塊,也有人猜1塊的,我說真正的答案是7分錢不到。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