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青國少拒收文身球員具有風向標意義
張西流
最近幾天,國家體育總局在《關于中國足球振興刻不容緩的提案》的答復中明確,對各級國家隊運動員的具體要求中,國家隊及U23國家隊運動員嚴禁有新的文身,對已有文身者勸誡其自行清除文身,如有特殊情況經隊伍同意后必須在訓練,比賽過程中對文身進行遮擋,U20國家隊及以下各級國家隊,嚴禁征調有文身的運動員。
最近幾年來,文身社會流行度增加,并出現低齡化現象文身在我國未成年人群體的影響力和接納度,都有明顯上升趨勢圖案沖擊,行為新奇,偶像影響,這些因素的疊加,吸引了不少未成年人關注效仿基于此,國家體育總局出臺新規:國家隊及U23國家隊運動員嚴禁有新的文身,U20國家隊及以下各級國家隊,嚴禁征調有文身的運動員
從未成年人身體健康的角度考量,現代文身的本質是通過機器,以高頻針將有墨的針頭刺入皮膚,留下圖案,顏色皮膚是人體的天然屏障,會排斥染料異物,引發過敏性反應消毒不好,還會導致皮膚傷口細菌,真菌感染一些從業文身師,未經過專門的醫療培訓,操作不規范,皮膚受感染的風險更高未成年人的免疫系統發育尚不成熟,就更易受到侵害更值得注意的是,文身對衛生條件要求高文身針作用于皮膚,可能成為傳播艾滋病,肝炎等疾病的媒介
從未成年人成長進步層面分析,未成年人文身對其日后參軍,報考對身體條件有特殊要求職位公務員時,均會產生不利影響根據《應征公民體格檢查標準》規定,面頸部文身,著軍隊制式體能訓練服其他裸露部位長徑超過3厘米的文身,其他部位長徑超過10厘米的文身,均視為體檢不合格對身體條件有特殊要求的部分公務員崗位,比如人民警察的錄用體檢中,如果有文身,也視為體檢不合格
可見,未成年人文身,已經成為損害身心健康的行為盡管未成年人文身危害極大,但我國尚未對未成年人文身做出禁止性規定基于此,有法律人士建議,可以考慮將文身與吸煙,飲酒等行為一樣,納入未成年人禁止行為加以規范目前,浙江紹興等地已出臺相關規范,例如明確文身場所須張貼風險提示單,須核查身份,文身前須征得未成年人監護人同意等這次國家體育總局出臺新規,國腳嚴禁增加新文身,國青國少不征調有文身球員
國青國少拒收文身球員,既符合未成年人保護思路,也具有風向標意義實際上,2019年印發的《國家隊運動員行為規范》規定了運動員不可以有文身,中國足協規定如果球員有文身的話,就必須要用東西遮擋住之后才能夠代表中國隊出場比賽,否則禁止在中超聯賽登場發展國足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運動員管理,青少年運動員正值發展初期,理應對有損其身心健康的行為進行約束,幫助其專心投入訓練,在賽場上呈現出良好的面貌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