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場溫暖 日子更暖——全民健身媒體行——冰雪運動巡禮系列報道之二
對于神農架,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神秘近些年,伴隨著南展西擴東進戰略深入實施,冰雪運動已成為這里的新標簽
2004年,神農架建成當地第一座滑雪場——神農架國際滑雪場從第一個雪季僅有3000名游客到2020年平均年接待游客15萬人次,年收入2300余萬元,該滑雪場近20年的創業史,也是神農架冰雪運動從無到有的縮影
如今,國際,天燕,中和,龍降坪4座各具特色的滑雪場構成了神農架冰雪運動發展的四梁八柱,結合巴桃園,神農頂兩個冰雪樂園,一個大九湖雪鄉,冰雪+已成為當地重要的經濟增長極神農架的綠水青山,冰天雪地成了金山銀山
自然資源得天獨厚
無風,少霧,濕潤,溫暖,是神農架地區開展冰雪運動的優勢。
神農架地處秦巴山脈東端,平均海拔1700米,區內雪場冬季晴天氣溫5攝氏度左右,獨有的地理優勢和冰雪資源優勢,緯度,溫度,濕度,高度特殊,讓神農架的天然雪場雪質蓬松度,體驗性可與阿爾卑斯山媲美,被稱為最適宜的南國滑雪勝地不少遠道而來的游客談到選擇來神農架滑雪的原因,反復提到了暖和
溫暖的天氣不但利于雪場高階的滑雪愛好者,在天燕這樣面向親子戲雪的雪場更加可貴該雪場依山勢而建,由渣土場改建而成,在群山環繞中同樣無風,溫暖雪場除鋪設兩條雪道外,還開展雪地摩托車,馴鹿雪橇,兒童雪橇車等親子雪上互動游樂項目專程從武漢帶孩子來此游玩的尹曉丹表示,雪場項目多,孩子很喜歡,關鍵是不冷,不用擔心孩子感冒
中和滑雪場則充分利用旅游集散地的優勢,推出長江三峽和神農架滑雪相結合的全新旅游項目,游客乘坐豪華游輪暢游三峽后還能到神農架滑雪,目前門票預售火爆。2021年10月15日,在石家莊市橋西區舉行的校園冰雪運動會上,學生們正在旱地上打冰球。
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神農架已連續舉辦15屆冰雪節活動,大力弘揚冰雪文化,普及冰雪運動日前,神農架林區政府辦公室下發了《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冰雪運動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冰雪+教育融合發展,把冰雪運動納入學校體育課教學內容,組織青少年冰雪研學活動
雪場讓日子更暖了
神農架雪場的暖體現在氣候上,同時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
張爾奎在紅坪鎮經營著一家名為畫廊閣的農家樂,1999年開業后,以往每到冬天幾乎沒有游客,當地人從10月開始貓冬伴隨著周邊滑雪場的興起,他明顯感到冬季來神農架滑雪,旅游的游客多了,現在冬季的收入有4至5萬元,全年可達20萬元
在滑雪經濟的帶動下,目前僅紅坪鎮就開設農家樂153家,加快推廣普及冰雪運動,積極開發運動產品,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冬季不冷,淡季不淡2020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8681萬元,較2019年增長5.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86元,比2019年增長8.3%張爾奎說:紅坪鎮就是因雪場而興的典型
該鎮還有一家遠近聞名的神農架手磨豆花店,店主王興菊和愛人經營近20年,過硬的手藝,美妙的味道讓其成為神農架林區的知名小吃。。
王興菊表示,過去售賣豆花主要在春夏秋旅游旺季,滑雪場開業后,不但冬天有了生意,每到滑雪場舉行大型文體活動,還會邀請她現場售賣。剛結束的第八屆全國大眾冰雪季神農架會場相關活動,王興菊每天能在雪場售賣幾百碗豆花,她說:雪場讓日子更暖了!
雪場還為當地人提供了就業崗位據介紹,每到雪季,雪場會雇傭大量臨時工作人員從事服務保障等工作,他們中絕大多數來自神農架周邊鄉鎮,每月有5000元以上的收入
三峽大學學生關君華是土生土長的神農架人,伴隨著最近幾年神農架各大滑雪場的運營,他通過資格考試后,利用假期到雪場擔任教練他說:雪來了,路通了,特色產業搞起來了,各地的滑雪愛好者不僅為雪場帶來可觀的收入,還為家鄉的酒店,住宿,飲食等產業帶來經濟效益他表示,畢業后會回家鄉發展,為家鄉的經濟建設作出貢獻
2018年,神農架林區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序列,摘掉戴了幾十年的窮帽子,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的新發展階段,冰雪+大有可為。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