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元素是中國選手最顯著的標簽只有技術達到一定高度,才能更好地將民族元素中最精髓的部分展現給世界對于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花滑名將陳露這樣理解
被譽為冰上蝴蝶的陳露,曾贏得中國首枚花樣滑冰冬奧會獎牌,也是中國第一位花滑世界冠軍作為中國花樣滑冰的開拓者,退役后的她投身基層建設,繼續為推廣冰雪運動而努力
陳露的另一個身份,是北京冬奧組委運動員委員會委員她表示,北京冬奧組委正致力于舉辦一屆以運動員為中心的體育盛會
就中華傳統文化元素如何助力花樣滑冰在國內發展,中國青少年冰雪運動教育等話題,最近幾天,中新社東西問·中國運動員獨家對話了陳露她表示,希望借鑒歐洲冰雪強國體育發展理念,在加強基層冰雪場館建設的前提下,通過與教育融合,帶動更多中國孩子愛上冰雪運動
 現將對話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你在1998年長野冬奧會上,一曲《梁祝》收獲滿堂彩作為前花滑運動員,現花滑教練員與推廣者,你認為包括民族音樂,傳統服飾在內的中華元素,是否是中國選手的加分項
陳露:中華元素是中國選手最顯著的標簽,也是突出民族風格的一種方式能否成為加分項,需要視選手技術水平而定只有技術達到一定高度,才能更好地將民族元素中最精髓的部分展現給世界
用我個人經歷舉例,比賽中選擇用中國民族音樂,這是在我運動生涯的成熟期之前在職業道路上積累了一定人氣,此時選用具有民族獨特性的元素,能在彰顯自身特點的同時展現民族風格將帶有濃厚民族氣息的元素展現出來,并不容易花樣滑冰運動員在進步過程中,需要接受專業舞蹈技術指導芭蕾舞,中國舞等,會伴隨我們成長
作為中國運動員,民族深厚文化底蘊賦予了我們獨特內涵如果在比賽中選擇了民族音樂,就最好要把它表現到極致,這樣才會給世界一個更好的方式來了解中國文化
中新社記者:中國隊在當今世界花樣滑冰范圍內處于什么位置北京冬奧會腳步日益臨近,你對中國花滑健兒的表現有何期待特別是女子單人滑,如何才能突破瓶頸
陳露:中國隊目前雙人滑實力處于世界一線水平其他三個項目男子單人滑,女子單人滑,冰上舞蹈還略顯薄弱
北京冬奧會上,雙人滑項目沖擊金牌的可能性較大男子單人滑也擁有一定競爭力,并非沒有希望登上領獎臺金博洋曾摘得世錦賽獎牌,雖然近兩年狀態不甚理想,但他畢竟具備這樣的實力
金博洋曾在早期國際比賽中率先完成勾手四周跳,當時該動作驚艷世界此前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男子選手能完成兩個四周跳,這已是極限
金博洋為世界花樣滑冰作出了巨大貢獻,突破了固有思維,沖破了運動員在技術層面上的壁壘在他之后,其他國家的運動員曾向我們學習,借鑒目前男子單人滑世界頂級選手能完成五個四周跳的動作
這種借鑒的過程在相互進行,奧林匹克格言中寫道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每個人都不斷去追求更好的自己在相互學習中,花樣滑冰項目將得到更好的發展
至于女子單人滑項目的前景,需要進一步增強人才儲備,提升冰雪運動普及率在技術層面上繼續革新,也需考慮增加科技手段提高運動員訓練質量
在藝術表現力方面,通過何種方式去訓練青少年運動員,讓她們在藝術表現力上像俄羅斯運動員那般自如,這是未來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中新社記者:作為北京冬奧組委運動員委員會委員,你能否介紹下具體工作職責北京冬奧會理念是以運動員為中心,籌備中哪些細節印證了該理念
陳露:中國立足于打造一屆以運動員為中心的冬奧會,冬奧組委從細微環節上希望考慮得盡善盡美運動員委員會的成員們參加過數屆奧運會,結合自身經歷,為此次辦賽提供實質性建議,讓北京冬奧會在衣,食,住,行以及場地設施等方面能夠更加完善
例如,洗衣機如何配備,才能最大程度滿足運動員們需要,餐食如何搭配,才能滿足世界各地運動員的賽前習慣和飲食結構大家在集思廣益的過程中,將往屆冬奧會呈現出的亮點,以及有待完善的細節進行總結,從中吸取經驗,以期令北京冬奧會能提供給選手們更舒適的比賽和生活環境
由于疫情原因,相約北京測試賽在籌備和舉行上遇到了諸多困難,包括時間,交通,以及溝通等層面的問題但經過前期精細策劃,目前收集到的外國選手反饋是非常積極的
中新社記者:你的女兒正在練習花滑,這是她自己的選擇,還是你的選擇在陪伴她由淺至深接觸冰雪運動的過程中,你有哪些感悟希望與普通愛好者們分享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正從愿景走向現實,在你看來,如何能讓更多中國孩子了解并參與到冰雪運動中
陳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新鮮事物時,以興趣為前提,人們才愿意花時間打磨自己,否則很難堅持我有兩個孩子,我會尊重她們在興趣愛好上作出的選擇
至于女兒未來是否會成為職業運動員,在我看來這是水到渠成的過程畢竟時代多元化,孩子們興趣廣泛成為職業選手需要諸多條件促成,包括身體條件,心理素質是否達標,這都需要時間去考量
對于冰雪運動初學者而言,接受專業培訓機構培訓至關重要專業的教練能帶來更權威的幫助,令初學者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學習,提高技能這也體現了啟蒙的重要性,一個優秀的啟蒙老師,可能會發現一個未來的世界冠軍
相較其他項目,大家對于冰雪運動存在不少誤區,認為入門很難,有距離感在推動冰雪事業的過程中,我們在積極轉變這種認識體育是最好的教育,參與到體育中,并不一定意味著要成為職業運動員作為參與者,以學會滑冰的心態投身其中,會收獲很多樂趣
帶動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體育和教育的融合扮演著關鍵作用對于青少年兒童而言,通過體育訓練可以培養優秀品質,這也是在推廣冰雪運動時渴望去傳達的思想之一
結合國內過往經歷,很多孩子在12歲后便停止了訓練從4,5歲開始接觸冰雪運動,經過6至7年的學習后,孩子們具備了一定基礎因為學業壓力或其他原因中止訓練,很是遺憾如果未來能夠和教育更好地融合,我相信中國青少年冰雪運動發展會更積極,更快速地達到渴望的目標
中新社記者:截至2021年初,全國已有654塊標準冰場,803個室內外各類滑雪場你認為目前基層冰雪運動硬件場館普及情況如何
陳露:在成功申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后,中國冰雪事業的發展顯著提速但結合中國人口基數,目前場地設施數量仍無法達到冰雪強國的標準
加拿大是千萬人口級別國家,但全國冰場總數卻達到3000余家數字非常直觀,也顯示出中國和冰雪強國之間的差距
從硬件數量而言,中國冰雪事業發展還有較大進步空間對此,仍可以談回借鑒二字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后,當地奧運場館實現再利用,成為社區運動綜合體,提供給市民進行體育鍛煉國際上類似優秀案例值得我們在未來發展中學習
本次北京冬奧會,諸多新建場館在賽事結束后,將轉變為促進全民健身的城市文體綜合體對于中國冰雪事業的長期發展而言,這無疑是積極的信號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