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審批流程 為群眾辦事減負 南方日報訊 (記者/盧慧 通訊員/陳美君 黃小尚)“要努力在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黨政機構職能體系方面作出新的更大作為,把握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著力點和突破點,為推動惠城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機制體制保障”,日前,“惠城在行動”系列專訪活動第十四站來到惠城區編委辦,該辦主任劉衛表示,將推進“集成辦理、一次搞定”政務服務改革,年底前實現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一次搞定是原則、跑多次是例外”的要求,覆蓋90%以上的行政服務事項,實現政務服務辦理“縱向全貫通、橫向全覆蓋、業務全流程、部門全協同、效能全監督”。 將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 去年以來,惠城區加強事業單位登記管理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主動在“信用惠州”網公示惠城區事業單位法人登記事項,完成84個機關群團單位社會統一信用代碼申領,全面啟動區事業單位和機關群團社會統一信用代碼換領工作,完成了376個事業單位換證,完成率100%。 “接下來,將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結合惠城區實際,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著力提高公益服務供給的質量效率,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在教育、醫療、文化等方面需求。”劉衛介紹,全區將穩步推進不同類別事業單位的實質性改革,加快經營類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理順公益類事業單位與主管部門的關系,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的有效實現形式,構建新型政事關系;創新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瞄準教育、醫療、文化等事業單位管理體制上的重點難點問題,全面推進公立醫院、中職學校法人治理結構建設,提高事業單位管理運行水平;促進公益服務平衡充分發展,著力推動去行政化,優化事業單位資源布局,探索社會資本參與的非基本公共服務市場化供給模式,創新基本公共服務方式,進一步增強事業單位提供公益服務的供給能力,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 試點30項主題集成辦理 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抓手。去年來,惠城區按照“能放則放、應放盡放”的原則,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權責清單制度,在全市率先出臺權責清單管理辦法,進一步健全權力監督制約機制。 劉衛介紹,為進一步規范村(居)權責運行,今年,惠城區編委辦梳理制定了村(居)責任清單,其中包括居委會21項責任清單、村委會43項責任事項,準備近期公開發布,促進村(居)一級權力運行接受社會監督。 “接下來,我們將再取消一批制約企業經營、妨礙群眾辦事的審批事項,最大限度優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間,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松綁減負。”劉衛說,接下來,將繼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各項工作,同時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著力在便民利民上實現新突破。該區將推進“集成辦理、一次搞定”政務服務改革,計劃8月底前,全面梳理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零上門”和集成辦理的事項,成熟一批,公布一批。 “目前改革實施方案已經成形,待區委、區政府審議通過后就開始實施。”劉衛提示,“集成辦理、一次搞定”政務服務改革重點在推進投資項目、企業經營、個人(企業)服務等30項主題集成辦理上進行先期試點,建立事項受理標準化制度,完善“一套標準”,年底前實現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一次搞定是原則、跑多次是例外”的要求,覆蓋90%以上的行政服務事項,實現政務服務辦理“縱向全貫通、橫向全覆蓋、業務全流程、部門全協同、效能全監督”。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