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臨港848科技發展指數全球首次發布,848科技發展指數聯合研究中心和專家委員會同步成立2020年848科技發展指數相對指數為120.51點,表明上海臨港科技發展速度領先上海科技發展平均速度20.51%當年上海臨港園區上市公司數量增長10.2%,而同期上海的增速為8.2%
該指數由上海臨港,上海科技學院,上海科技創業中心,上海質量管理科學研究所聯合編制,全面描繪了上海臨港科技創新的圖景,為上海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了園區樣本。
848科技發展指數覆蓋上海臨港園區8000多家企業通過對標上海臨港和上海全市科技發展,分析園區內技術,資本,人才,主體等要素流動,研究探索上海臨港產業特色發展的實施路徑,展示上海臨港乃至長三角科技資源能級
2020年848科技發展指數指數從2019年的100點上升到2020年的128.87點相對指數為120.51點,表明上海臨港科技發展速度領先上海科技發展平均速度20.51%
其中,細分指數方面,高新技術企業指數相對于上海全市得分為149.48分科技小巨頭197家,增長55.1%,上海同期增速為6.7%,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83.1%,而上海同期增速為32.4%,上市公司數量增長10.2%,同期滬市增速為8.2%
頂尖人才指數相對上海全市得分122.52分RD人數達到5.1萬人,增長30.7%,而同期上海的增速為8.1%,入選上海工匠人數增長47.3%,而上海同期增速為25.6%,研究生人數增加了17%
成果轉化指數相對于上海全市得分135.93分R&D投資總額226.88億元,增長18.9%,上海同期增速為4.9%,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06.1%,上海同期增速增長19.3%,高新技術項目認定增長28.1%,上海同期增速為2.8%從高送轉項目來看,生物醫藥行業最賺錢,32個高送轉項目賺取項目銷售收入17.1億元,最穩的是電子信息產業,11.26億元的項目投資換來了28.26億元的項目銷售額
科技服務指數相對上海全市得分153.79分,科技服務是上海臨港的內在創新創新培訓人數增長15.2%,上海同期增速為12.6%,政府部門對R&D的資助增加了5.8%,R&D費用的稅收減免增加了19%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臨港加大了創新資本,園區企業獲得的創投項目金額增長了328%據不完全統計,其在漕河涇開發區和臨港浦江國際科技城園區的企業分別獲得風險投資34.9億元和44.5億元,商湯科技,富弼科技,宏利達科技等一批科技龍頭企業爆發式增長,備受資本市場青睞
資料顯示,上海臨港園區核心建成區面積約22平方公里,占上海工業園區面積的5.32%上海有7個特色產業園區,占全市的1/8,聚集了超宇宙,工業互聯網,智能網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一批前沿產業目前,上海臨港匯集了1/8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7%的PCT專利申請,1/9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1/6的RD人員,6%的上海工匠,1/7的R&D投資,7%的高新技術企業和1/10的R&D機構
848科技發展指數聯合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史謙表示,縱觀全球科技發展評價的指數,圍繞科技園區的指數相對較少848科技發展指數不僅是對上海城市水平的客觀評價,也是臨港科技的重要表征體系指數結果為其他園區的科技評價提供了思路,也為臨港園區的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