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統計局發布6月PMI數據6月份制造業PMI為50.2%,非制造業PMI為54.7%,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4.1%,分別比5月份上升0.6,6.9和5.7個百分點,均回到閾值在穩增長的護航下,經濟加速復蘇
一是供給側正在快速修復,需求不足成為未來經濟復蘇的隱憂。
從今年3月到現在,上海爆發了疫情,隨后很多地方都被疫情控制,極大地影響了經濟繁榮4月份,制造業PMI指數環比下降2.1個百分點伴隨著疫情的下降和生產的恢復,5月份PMI重回49.6%6月份以來,在保障物流暢通等政策措施的有效發力下,制造業供需雙方加快回暖,景氣度較上月繼續向好2022年疫情爆發后,首次恢復到50%以上的擴張區間較5月份上升0.6個百分點,為50.2%
分類指數顯示,生產,新訂單,原材料庫存,從業人員,供應商配送等指數分別為52.8%,50.4%,48.1%,48.7%,51.3%,均較5月有所改善,尤其是供應商配送指數,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九誤要求全面恢復貨運物流后,較上月上升7.2。
從結構上看,當前供給側修復快,是PMI修復的主要動力6月份,PMI生產指數為52.8%,比5月份上升3.1個百分點,供應商分布指數上升7.2個百分點這兩個供給側PMI指數是推動制造業PMI指數回升的最主要力量
相比之下,反映需求的新訂單指數快于PMI指數,但內需明顯不足且生產指數與訂單指數之差進一步拉大,處于2020年下半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供應旺盛,需求疲軟的局面不變反映出當前需求仍然不足,疫情中斷的供應鏈容易修復,但居民轉型的預期難以逆轉雖然政策已經開始從減免汽車購置稅等方面刺激消費,但從PMI生產和訂單指數的進一步擴張來看,未來需求可能是制約經濟進一步回升的主要影響因素正如統計局指出的,盡管本月制造業繼續復蘇,但仍有49.3%的企業反映訂單不足,市場需求疲軟仍是當前制造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二是外需旺盛,短期出口無憂。
從外需看,6月份制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9.2%,比上月上升3.3個百分點雖然仍低于門檻值,但增幅較大,比新訂單增幅高2.2個百分點,表明短期內出口增速仍將保持強勁
但從中長期來看,一方面,新出口訂單尚未回到閾值以上的擴張階段,訂單量可能會逐漸下降另一方面,歐美,英國等主要國家的PMI低于預期比如6月份,美國Markit的制造業PMI,服務業PMI,綜合PMI均低于預期,并創下新低,英國和歐元區也是如此因此,即使美國真的削減對華關稅,下半年出口仍可能承壓
三是不同規模企業景氣度分化,小企業復蘇緩慢。
不同規模的企業景氣度出現分化6月份,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0.2%,51.3%,48.6%雖然大型企業PMI仍處于閾值以上擴張階段,但比5月份下降0.8個百分點,表明大型企業景氣度有所下降,這可能是受近期上游原材料價格下行的影響中小企業景氣度分別提高1.9個百分點,但小企業仍在門檻以下說明小企業不僅受疫情沖擊和影響更大,而且持續時間更長,更難恢復同時,中小企業是提供就業的主體,畢業季的影響疊加,使得當前的穩就業面臨較大壓力因此,小微企業困難的后續解決可能仍是政策重點
第四,非制造業重回門檻,服務業商務活動快速改善。
伴隨著上海等地疫情遏制控制措施的解除,服務型服務需求正在快速恢復,全面進入擴張期6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7%,比上月上升6.9個百分點,重回擴張區間非制造業景氣水平連續兩個月明顯回升
分行業看,前期受疫情控制影響較大的服務業PMI上升7.2個百分點,至54.3%,創近一年來新高前期受到較大沖擊的交通,零售,住宿,餐飲等其他行業的景氣度也持續上升
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6%,比上月上升4.4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疫情防控解除后,暢通交通物流政策取得實效,建筑行業原材料運輸不暢得到緩解,有力保障了施工進度
最后,從整體上看,疫情后封鎖管制的解除,使得消費和投資出現了明顯的恢復和增長在穩增長的政策目標下,制造業和非制造業的PMI指數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都回到了臨界點以上的擴張水平伴隨著近期第九個疫情防控預案的出臺,旅游卡的摘星,上海線下業務的恢復,7月份PMI數據仍能保持向好
下半年政策將以刺激需求為主,包括進一步調整房地產調控政策但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雖然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閾值以上運行伴隨著消費的復蘇,通脹的壓力可能會明顯上升,一定程度上會制約貨幣政策的寬松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