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創(chuàng)新板上市公司天合光能發(fā)布公告稱,擬發(fā)行年產35GW直拉單晶可轉換債券,補充流動資金,償還銀行貸款。
根據此前公告,該項目擬在西寧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投資建設,包括年產30萬噸工業(yè)硅,15萬噸高純多晶硅,35GW單晶硅,10GW芯片,10GW電池,10GW組件,15GW輔助組件。
天合光能的業(yè)務涵蓋R&D,光伏組件,電站及系統(tǒng)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光伏發(fā)電及運維服務,智能微網及多能源系統(tǒng)的開發(fā)與銷售,能源云平臺的運營2021年財報數據顯示,其組件總出貨量24.8GW,營收444.8億元,同比增長51.20%,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18.04億元,同比增長46.77%
需要說明的是,這并不是天合光能第一次發(fā)債2021年,公司已發(fā)行可轉債52.52億元
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天合光能的短期貸款將達到94.54億元,增幅約30%,2021年末為66.47億元應收賬款方面,相比2020年不足50億元的應收賬款,2022年一季報顯示,公司應收票據為25.26億元,應收賬款高達98.75億元,是2020年數據的3倍應收賬款融資額為14.75億元,接近2020年年報數據的16.15億元此外,一季度公司貨幣資金賬面余額為110.48億元
表面上看,對于西寧工業(yè)園區(qū)建設的前期投入是綽綽有余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公司的賬面收益可以很好地轉化為現金現金流量表方面,與之前一直為正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相比,公司今年一季度和去年均為負,但這種情況在之前的報告期并未出現同時,2021年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歷年最高,但大部分支出為固定資產購建和投資支付,一季報流出多為投資支付現金,與往年投資結構明顯不同
天合光能在2021年年報中表示,在供應鏈端,為應對原輔材料短缺和價格上漲,公司持續(xù)優(yōu)化組件材料技術和工藝,提升產品性能,同時在上游開展戰(zhàn)略合作,布局部分原材料產能在硅價快速上漲時期,公司通過提前采購備貨鎖定部分利潤,從而保證供應鏈的安全穩(wěn)定,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公司整體盈利能力
可是,在營收質量方面,2021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現金流凈利率為59.36%,但在今年一季報披露時暴跌至—330.09%,這意味著上一個年報季過后,公司現金流出現斷崖式下滑,應收賬款占營收的比例大幅上升。
在運營能力方面,數據顯示天合光能的凈利潤率仍在個位數例如,2021年公司凈利潤率僅為4.16%,較2020年下降0.03個百分點同樣光伏賽道的隆基綠色能源凈利率接近20%
就上述財務問題,科技創(chuàng)新板日報記者聯系該公司進行采訪,截至發(fā)稿,未有回應。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yè)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