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在哪里。
日前,在儋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往日堆積如山的垃圾不見了蹤影,只留下一個三四十米深的大坑垃圾填埋場主任許說,超過148萬立方米的陳年垃圾剛剛搬到一個新家
為什么要動從去年1月開始,海南16個生活垃圾填埋場全部關停,不再接受新的生活垃圾處理各地開始逐步探索填埋多年的垃圾環保處理的長效之道
動,還是不動對于儋州市來說,生活垃圾填埋處理成了一道看似簡單實則困難的選擇題
不動了使用多年的垃圾填埋場成為生態負資產,對下游大型水庫水質是一顆定時炸彈
搬家需要找一塊新的200畝以上的地最重要的是總投資超過7億,耗資巨大
為了回答好這道選擇題,儋州各方面進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鋒。
看眼前,看長遠。
為什么花這么多錢搬家,卻不能就地重建儋州市環衛局辦公室主任,生活垃圾填埋場搬遷及新建項目負責人鄭文杰透露,在項目前期論證評估會上,儋州各方人士和水利,環保專家集思廣益,有人一度拋出反對搬遷的觀點,提出就地改造,治污的措施,以期以較低的成本消除生態傷疤
不搬真的可行嗎。
現在看——填埋場位于儋州市那大鎮楊納公路15公里處的范鎮村,周圍是茂密的橡膠林和果林,位于天角灘水庫匯流區去年關閉時,該填埋場已經運行了11年,其儲存能力已經飽和北京中咨華瑞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工程師段瑞芳說,垃圾滲濾液污染了周邊地下水,地表水多項指標超標
再看長遠——填埋場下游四五公里處是正在建設的天角灘水利樞紐大壩,明年年底建成,庫容近2億立方米一旦水庫蓄水,如果不移動填埋場,可能會被淹沒,對水庫水質造成嚴重污染
段瑞芳認為,垃圾填埋場已經成為生態負資產,對全流域生態來說,堪稱定時炸彈。
治標,更要治本。
長痛不如短痛。動起來!經過多輪思考PK,儋州各方終于達成共識——
日前,儋州市正式啟動生活垃圾填埋場搬遷工程,包括原填埋場搬遷和新填埋場搬遷,同步進行施工方上海建工項目經理范興偉介紹,目前,前者已完成生活垃圾全部清運,專業機構正在進行評估,加緊生態修復,將建設生態綠地,后者已投入使用,并建立了高標準的廢氣和滲濾液處理系統,以確保空氣和水的排放達標該項目預計于今年11月完工
"該項目總投資為7.39億元."儋州市環衛局局長陳豪告訴《海南日報》,儋州將該項目列為保護生態的重點民生工程,投入這么大,不僅僅是為了拆除一個生活垃圾填埋場,更是為了標本兼治,讓負生態資產變成城市發展的正資產,保護綠水青山。
陳豪介紹,除此之外,儋州還建成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生活垃圾進入了全焚燒時代目前,該廠日處理能力為1000噸,可滿足儋州,洋浦,臨高及白沙部分鄉鎮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需求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