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二季度重大項目6日密集開工,總投資約118.7億元,標志著臨港新區重大項目全面恢復建設智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連平在接受中新經緯研究采訪時表示,基礎設施建設將通過引領制造業投資,促進消費,帶動出口轉型升級來拉動經濟增長
努力建設許多地方的重大項目。
伴隨著上海進入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階段,臨港新區正在全力推進復工復產據介紹,6日開工的重大項目有11個,包括中國電信臨港計算平臺項目,百特榮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成型項目,華凌糖尿病創新藥物生產基地等,涵蓋科技產業,商業服務,市政交通,生態建設,社會民生等領域
上海臨港新區除了重大項目,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也下了更多功夫日前,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湖南省新型數字基礎設施百項標志性工程清單》,涵蓋5G建設與應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行業,總投資超過207億元其中,單個項目平均投資在2000萬元以上,超億元的項目有13個
日前,貴州省出臺《貴州省進一步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大產業基礎設施配套投入,切實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出臺新型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國家集成計算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當日,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建設該工程是國務院部署實施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今年重點建設的六大灌區之一,總投資80.08億元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基礎設施投資適度超前重點水利工程,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重要能源基地和設施等建設,中央預算內投資6400億元
基建的刺激效應幾何。
重大項目建設將如何刺激經濟增長連平認為,基建投資通過引領制造業投資,工業生產,消費和出口來帶動經濟發展
具體來說,第一,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有一定的相關性傳統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和建設對制造業中上游的原材料行業有很強的帶動作用,如黑色,有色,煤炭,化工等行業基本建設項目涉及大中型工業建設項目,對工業生產有直接影響
二是基建投資帶動工業生產基建投資是工業增加值的先行指標,部分基建投資項目涉及中大型工業建設項目,直接促進工業生產
第三,基礎設施投資有助于促進消費增長據測算,投資項目建設過程中,約有40%至50%的投資資金會通過各種支出轉移到消費領域,基礎設施投資還可以給社會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全社會勞動者的平均收入水平,為消費支出的擴大提供條件
四是帶動出口在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政策指引下,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有助于促進投資結構的轉型升級,資金投入也從原本勞動密集型的出口導向型制造業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從而進一步推動出口產業由低端向高端轉型升級
數據顯示,4月份,上海臨港新區進出口額同比增長37.4%1—4月累計進出口571億元,同比增長36%以上
這與大部分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經濟增長是不同的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陳欣指出,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刺激固定資產投資的方式,對上海經濟增長的刺激作用可能有限上海的金融,房地產,高附加值服務業占比很大,臨港新區建設的作用將更多體現在通過產業引進高端制造業,拉動經濟增長的方式上
云計算成為基礎設施的焦點。
據介紹,在上海臨港新區建設中,中國電信臨港計算平臺項目總投資350億元,將建設綜合R&D大樓,海纜登陸站和R&D電力中心該項目將承載全球數據樞紐平臺,國際通信樞紐,海底光纜登陸站,國家綜合大數據中心,天翼云核心節點,云計算中心等數字經濟業務類型,為臨港新區建設國際數據港,打造數字經濟高地,構建連接長三角的骨干光纜網絡提供有力支撐
連平認為,云計算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代表的是中高端制造業,不僅可以提升中國制造業的水平,還可以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衍生出新的消費模式他指出,新基建主要圍繞兩新一重推進未來一是加大新興產業發展,特別是支持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領域同時,對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航空航天,醫療器械等高新技術產業繼續實施有針對性的精準政策支持二是大力實施產業基地再造工程,以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技術和產業技術基礎四個基礎為重點,推進產,用,融合作對接,加快市場化推廣應用
陳欣表示,目前,新型基礎設施和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回報越來越大于傳統基礎設施,但同時也存在體量有限,產能閑置,需要承擔先期建設成本等問題對于未來新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要考慮回報率,優先建設高回報的基礎設施項目,另一方面,需要從國際環境等戰略角度考慮布局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