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企的能源價格令德國的進口成本越來越貴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29日公布的最新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德國2月份的進口商品價格上漲了26.3%,盡管不及上月的26.9%,但依舊超過了1974年10月發生第一次油價危機時的漲幅而如果排除能源產品,2月份的進口價格僅比去年同期高出14.7%
德國聯邦統計局指出,雖然是在烏克蘭危機發生之前,但能源市場的不確定性和天然氣供應緊張依舊造成了今年2月所有經濟領域的能源價格同比大幅上漲數據顯示,進口能源價格比2021年2月高出了129.5%,國內生產的能源成本同比增長了68.0%,消費者當月為家庭能源和燃料的支出比上一年多22.5%
具體來看,天然氣價格同比上漲256.5%是造成2月進口能源價格高企的主要原因而在私人消費層面,能源價格較去年有所上漲主要是因為取暖油和燃料價格上漲了30.2%與此同時,石油和礦產品的進口價格也比一年前增長了70%,電費同比上漲155.3%,進口煤炭價格同比上漲190.9%
“在這背后,許多全球套息交易資本正在涌入新興市場購買黃金,目標是提高利差收入預期。”上述外匯經紀人分析。具體來說,盡管美聯儲降低QE預期導致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升至58%左右,但套利交易資本認為,如果新興市場國家采取激進的加息措施抑制通脹,相關新興市場資產的利率優勢將會增加而非減少。比如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刻意加快加息,可能會使其主權債券的利率優勢較美國債券提高25-50個基點。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