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聘推出《2022Q1中高端人才就業趨勢大數據報告》,報告針對備受關注的春招及就業狀況進行了調研數據顯示,一季度新發職位同比增長最多的是碳中和,新能源/電動汽車,車聯網
招聘平均年薪來看,自動駕駛薪資最高,為39.05萬元,其次是車聯網,為37.70萬元,芯片/集成電路位居第三,為31.09萬元。
應屆生就業方面,2022年一季度應屆生新發職位同比增長最快前五的是通信,能源環保,汽車交通,人工智能,生產制造,對應的應屆生招聘平均年薪是24.42萬,14.93萬,21.21萬,28.91萬,18.40萬元這其中,人工智能領域應屆生招聘平均年薪最高,為28.91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后疫情波及全國,獵聘調研顯示,疫情對企業招聘造成影響,超7成的企業招聘計劃暫緩或延后。因此,即使美國的儲蓄比例于2021年已明顯下降,該比例于2022年繼續下降將對消費數字相當關鍵。
以下為報告全文:
2022Q1中高端人才就業趨勢大數據報告
Part 1 中高端人才需求情況
一,熱門領域:碳中和新發職位同比上升超400%,新能源/電動汽車增長超120%
從一季度的熱門細分領域來看,新發職位同比增長最多的是碳中和,同比增長為408.26%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增長位居第二,為120.09%,車聯網位居第三,同比增長為57.40%新能源,能源技術,自動駕駛,芯片/集成電路,新材料的新發職位增長位居第四至第八,分別為49.52%,48.96%,41.92%,37.07%,31.75%
從這些熱門領域對應的招聘平均年薪來看,自動駕駛薪資最高,為39.05萬元,其次是車聯網,為37.70萬元,芯片/集成電路位居第三,為31.09萬元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平均年薪為27.89萬元,排名第四,碳中和位居第五,平均年薪為26.14萬元
以上熱門領域大部分是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強調重點發展的領域,高科技屬性較高,代表著未來產業的趨勢和走向,且利于國民經濟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可持續發展,未來還將持續釋放更多機會。
二,城市中高端人才需求:上北深廣杭機會最多,北京深圳招聘薪資最高
從一季度新發職位城市分布TOP20來看,上海,北京的占比最高,為15.02%,12.14%深圳,廣州,杭州位居第三至第五,占比為9.48%,6.30%,5.53%其他城市均低于5%
從新發職位招聘平均年薪來看,北京,深圳位居第一,第二,招聘平均年薪為32.02萬
30.80萬元上海,杭州,廣州,南京,蘇州,成都,西安,東莞,武漢位居第三至第十一,招聘平均年薪均超20萬,為29.47萬,25.14萬,23.09萬,22.40萬,22.24萬,21.99萬,21.75萬,20.85萬,20.56萬其他九個城市均低于20萬,鄭州招聘平均年薪位居第20,為16.53萬元
一線城市和部分新一線,熱點二線城市由于多年的沉淀和最近幾年的迅速發展,已形成自己的產業集群,在人才需求和薪資方面優勢明顯,成為帶動區域就業的排頭兵。
三,企業招聘情況調研
1,疫情對企業招聘最大的影響是招聘計劃暫緩或延后
今年年后疫情波及全國,談及疫情對企業招聘造成的影響,獵聘調研顯示,排名前四的是招聘計劃暫緩或延后招聘的人因疫情無法按時到崗縮減招聘名額求職者換工作很謹慎,意向高的人才變少,其得票率分別為70.73%,64.46%,56.1%,41.81%。
2,近四分之一企業采取完全居家辦公,超24%企業實現業務全部線上化
因為疫情防控需要,許多企業又開始被動或主動地推行居家辦公獵聘調研數據顯示,在一季度疫情期間,24.91%的企業采取全部工作日居家辦公,54.39%的企業采取輪流居家辦公,僅20.7%的企業表示照常上下班
提及公司業務是否實現了全部線上化,24.21%的企業表示是,完全線上化,66.32%的企業表示否,部分線上化,此外有9.47%的企業還沒有實現線上化疫情期間,數字化在疫情防控,衣食住行,企業經營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疫情過后,企業如何把握數字化發展契機,提升經營效率和行業競爭力,是生存與發展的重要課題
3,企業反職場歧視改進:在消除性別方面提升最顯著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堅決防止和糾正性別,年齡等就業歧視,著力解決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突出問題根據獵聘對企業的調研,今年企業在反職場歧視方面做的提升和改進方面,消除性別歧視以55.4%的得票率位居第一,排名第二至第五的是消除年齡歧視消除學歷歧視消除地域歧視消除婚育歧視,得票率分別為47.39%,47.04%,46.34%,40.77%,消除外貌歧視消除單身歧視也有較高得票率,分別為32.06%,17.07%建設公平公正的職場環境有利于整個職場生態的健康和穩定發展,需要用人單位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4,超6成企業對未來的招聘形式表示樂觀
獵聘調研結果顯示, 63.51%的企業在調研中表示對未來的招聘形勢保持樂觀態度雖然近幾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國內招聘及就業市場面臨很大的挑戰,但伴隨著疫情防控的加強,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未來招聘市場和就業市場將得到更好的發展
Part 2 中高端人才發展趨勢
一,活躍中高端人才:整體活躍度明顯上升,30—35歲的人才最活躍
今年一季度活躍中高端人才出現了較明顯的增長,為11.16%,這一群體的平均年薪為21.92萬元從活躍中高端人才的年齡分布來看,30—35歲的人最多,占比為29.92%其次是25—30歲的人,占比為27.73%35—40歲的活躍中高端人才占比為18.10%,位居第三由此可見,廣大中青年是活躍人才的主力人群
二,分領域:投遞IT/互聯網,生產制造的人才最多
從一季度中高端人才投遞的領域來看,IT/互聯網投遞人數占比最多,為11.57%,生產制造位居第二,占比為8.94%,企業服務,服務業位居第三,第四,占比為7.55%,7.17%人工智能位居第七,為5.31%除了IT/互聯網領域,被譽為國民經濟基石的生產制造領域吸引了更多中高端人才,這表明在全社會的努力下,實業越來越受中高端人才的青睞
三,分城市:投遞上海,北京的中高端人才最多
從一季度中高端人才投遞的城市分布來看,上海,北京位居前二,占比為14.03%,11.23%深圳,廣州,杭州,成都位居第三至第六,占比為8.12%,6.67%,4.88%,4.69%其他城市均低于4%雖然在一季度中,上海,廣州,深圳等南方城市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可是仍受到人才的青睞,魅力不減伴隨著防控措施的加強,這些城市將迅速恢復常態,進入正常運轉軌道
四,投遞企業規模:投遞中小企業的中高端人才比例增長明顯
從一季度人才投遞的企業規模來看,投遞規模為100—499人的企業的人才占比最高,為18.09%對比2021一季度的情況可見,只有投遞中小企業的人才比例有明顯增長,其中投遞100—499人企業的人數百分比增長最大,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39個百分點其次是1—49人的企業,投遞者增長了1.34個百分點,投遞50—99人規模的企業投遞者增長了1.03個百分點
國家這幾年持續加大力度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專精特新領域的中小企業在大環境影響下,人才的就業觀念也在逐漸發生變化,不是一味的追逐大廠,而是去更靈活,更適合自己,小而美的企業實現自己的價值
五,職場人就業狀況調研
1,近6成職場人有跳槽計劃,一季度完成跳槽的不足2成
獵聘調研顯示,今年一季度有60.34%的職場人關注新的工作機會,其中有55.87%的職場人有跳槽計劃當問及有跳槽計劃的職場人是否完成跳槽時,有82.39%的職場人還未完成跳槽計劃,完成跳槽的人占比17.61%
2,超6成人選擇跨行業跳槽,近5成人考慮跨地區跳槽
在有跳槽計劃的人中,有65.34%的職場人選擇跨行業跳槽,48.3%的職場人打算跨地區跳槽雖然疫情尚未結束,但是不少職場人還是希望通過跳槽實現工作上的突破,力圖從現有的行業和區域外部尋找新的機會
2,完成跳槽的人漲薪10%—20%的最多
截至一季度結束,在有跳槽計劃的職場人中,17.61%的人完成了跳槽計劃在他們的漲薪比例方面,排名第一的是漲薪10%—20%,占比為29.03%,排名第二的是漲薪10%以下,占比為25.81%,排名第三的是漲薪20%—30%,得票率是19.35%,其余漲薪情況均低于10%總體而言,漲薪高的人并不多,這表明企業和跳槽者都相對理性,謹慎
3,想跳槽去互聯網的職場人最多,但超6成職場人無大廠情結
過去幾年互聯網大廠人人趨之若鶩,如今經歷了疫情和政策調整后的互聯網大廠對職場人的吸引力如何獵聘調研顯示,互聯網對于想跳槽的職場人吸引力仍然存在,問及若跳槽的話首選的行業是互聯網,得票率為26.05%,排名第二與第三的行業是金融與文教傳媒,得票率分別為23.75%,22.61%雖然想去互聯網的人最多,可是在被調研的職場人中, 61.69%的職場人沒有大廠情結
Part 3 應屆生招聘就業情況
一,分領域應屆生就業情況
1,通信領域新發應屆生職位增長最多,人工智能應屆生招聘薪資最高
從2022年一季度應屆生新發職位同比增長最快的TOP10領域來看,位居前五的是通信,能源環保,汽車交通,人工智能,生產制造,對應的應屆生招聘平均年薪是24.42萬,14.93萬,21.21萬,28.91萬,18.40萬元在這十個領域中,人工智能領域應屆生招聘平均年薪最高,為28.91萬元
2,應屆生投遞最多的三大領域:IT/互聯網,生產制造,企業服務
從一季度應屆生投遞最多的十大領域來看,位居第一的是IT/互聯網,占比為12.19%,排名第二的是生產制造,占比為11.16%,排名第三至第五的是企業服務,服務業,消費品,占比為8.07%,7.52%,7.23%,其他領域投遞應屆生占比均小于7%。雖然我們預期美國及全球通脹將于2022年下半年逐步降溫,但通脹升溫亦將讓實際企業盈利受壓。
二,分城市高校應屆生就業情況
1,上海新發應屆生職位最多,北京應屆生招聘平均年薪最高
從一季度城市新發應屆生職位TOP20來看,新發應屆生職位主要集中在上北深廣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及部分熱點二線城市其中上海新發職位位居第一,為10.61%,北京以10%的占比位居第二,深圳,廣州位居第三,第四,占比為6.52%,5.88 %其他城市占比均小于5%從這些城市的應屆生招聘平均年薪來看,位居前四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分別為20.44萬,19.67萬,18.91萬元,17.85萬元值得注意的是,杭州新發應屆生職位薪資高于一線城市廣州的應屆生職位薪資,這與杭州的招才引智政策息息相關
2,投遞上海,北京的應屆生占比最高
同一時期,投遞上海,北京的應屆生占比最高,為13.76%,10.96%投遞深圳,廣州,杭州的應屆生占比位居第三,第四,第五,為9.15%,7.89%,5.17%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從新發職位占比還是應屆生投遞占比來看,位居前五的都是北上廣深杭在新一線城市中,杭州優勢非常明顯,不僅機會多,而且贏得了大量應屆生的好感
3,企業偏好的應屆生專業分布TOP20:工商管理居首
在收到企業主動溝通的應屆生中,專業排名第一的是工商管理,占比為12.08%,遠高于其他專業排名第二的專業是人力資源管理,占比為4%市場營銷,行政管理,會計學分別排名第三至第五這幾個專業通用性較強值得注意的是,在排名第六至第二十的專業中,理工科類專業席位增多,其中計算機科學技術位居第六,占比為2.42%土木工程位居第七,為2.41%
三,應屆生就業調研
1,近6成應屆生畢業后首選參加工作,超2成應屆生目前已找到工作
今年高校應屆生畢業生突破1000萬大關對于畢業后的打算,59.82%的應屆畢業生選擇直接參加工作,選擇繼續深造和備考公務員的占比分別為24.66%和10.27%,位居第二,第三創業,做自由職業等選擇的占比則均低于3%這主要與當下的就業形勢的變化有關相比創業,自由職業等高風險選擇,高校畢業生更傾向于在畢業后直接就業或者加入考公,考研大潮,以在未來謀求更穩定的工作
傳統春招季金三銀四已過去一半,獵聘調研發現,當前,22.14%的應屆畢業生已找到工作,77.86%則還在求職中當找到工作的應屆畢業生被問及對自己的工作是否滿意時,超8成表示滿意,對工作不滿意的占比僅為17.24%
2,近7成職應屆生擇業時最看重穩定性,近4成應屆畢業生首選為國企
在當前形勢下,穩定性成為職場人擇業的主旋律,應屆畢業生也不例外對于當前擇業時最看重哪些因素,67.94%的應屆生最看重穩定,員工不會隨時被炒或公司不會突然倒閉這一因素,45.04%的應屆畢業生選擇企業氛圍好,人際關系簡單無潛規則,37.02%選擇公司有實力,抗風險能力強,35.5%則選擇通勤距離適中,上下班不費勁只要錢到位,沒有吃不了的苦則以22.52%的得票率位居第五這表明薪資不是吸引應屆生的唯一因素,企業應在公司實力和企業文化方面加大力度,以提升對年輕人的吸引力
對于求職過程中會優先考慮什么,37.4%的應屆畢業生選擇去國企,位居第一,選擇考公務員去政府機構或事業單位的占比為22.52%,位居第二,去私企和考教師資格證進入學校當老師的占比分別為16.41%,14.5%,位居第三,第四去外企和創業及去非盈利組織NGO的占比則均低于8%這也從側面證明了,當前高校畢業生求職主要以求穩為主
3,超4成應屆生偏好老牌傳統企業,超2成選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在具體選擇公司的偏好類型上,應屆畢業生選擇穩定的老牌傳統企業的占比達43.51%,位居第一,其次為近些年崛起的互聯網大廠,占比為30.53%,位居第二,代表專精特新的中小型企業的占比為22.9%,位居第三,小而美的創業型公司的占比則僅為3.05%。。
4,應屆生擇業行業首選互聯網,近5成無大廠情結
當應屆畢業生被問及在當前形勢下會求職會選擇在哪些行業時,互聯網行業的得票率超5成,穩居第一文教傳媒行業以44.27%的得票率位居第二,電子通信行業得票率為38.55%,位居第三,金融行業位居第四,得票率為30.92%,其他行業得票率則均低于16%大廠曾經是年輕人的理想工作,當應屆畢業生被問到有沒有想去大廠的情結時,52.29%表示有,選擇沒有的占比為47.71%,兩者比例相差不大,這表明年輕人的大廠情結處于淡化趨勢
5,實習經歷和各種資格證書被認為對求職最有幫助
對于什么對求職找工作最有幫助,66.41%的應屆畢業生選擇實習經歷,選擇各種資歷證書的得票率為54.96%,位居第二,選擇所學專業的得票率為42.37%,位居第三,選擇學習成績和獲獎經歷的得票率分別為25.19%,23.28%,位居第四,第五。
6,超5成應屆畢業生求職時產生過容貌焦慮
在顏值經濟時代,應屆生是否受其影響本次調研顯示,當被問到在求職過程中是否產生過容貌焦慮時,52.67%表示有過,選擇沒有的占比為47.33%
7,近6成應屆畢業生期待月薪為5000—8000元,超2成為8000—10000元
在薪資方面,56.49%的應屆畢業生表示找工作的期望月薪為5000—8000元,這一比例最高,21.37%的應屆畢業生期望月薪為8000—10000元,這一比例位居第二,,10.31%的期望月薪為10000—15000元,排名第三,期望月薪在5000元以下的占比為6.87%,位居第四。
目前,招聘旺季還在繼續進行中,伴隨著企業職位的持續釋放和人才的持續活躍,未來招聘市場的熱度將進一步提升在國家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就業所獲得的關注度將持續擴大,有利于推進各大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從而帶動人才的高質量發展,并惠及千萬家庭,提升整個社會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