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介紹科技創新有關進展情況現場有記者提問:科技要支撐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在節能降碳和新能源技術領域要做哪些重點突破在傳統企業綠色低碳改造過程中,如何通過技術創新來降低改造成本
下一步真正要達到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需要方方面面去努力,科技解決方案肯定是其中一個關鍵比如太陽光伏發電,愛因斯坦發現了光電效應,解決了科技問題,所以今天可以用光伏原理來發電剛才講的高溫氣冷堆,王大中先生用了60年時間,使它今天成為實際可用的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并且安全等級在全球最高
下一步,科技部正在制定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方案和技術路線圖,并且進行部署解決碳達峰碳中和問題和過去200多年一樣,比如蒸汽機的出現,電動機的出現,計算機的出現,由此而帶來的蒸汽機時代,電動機時代,計算機時代和今天的互聯網時代,道理是一樣的,都是從科學開始,帶動經濟社會的改變沒有熱力學三大定律,可能就沒有蒸汽機,沒有電磁感應現象沒有麥克斯韋方程,可能就沒有發電機電動機,沒有圖靈計算理論馮洛伊曼架構等,可能就沒有今天的計算機和互聯網
今天我們還是要面向科學,看看科學原理是什么,通過什么樣的技術路線可以解決現實問題,以及在研發上我們應該怎么系統布局,怎么作為一個整體來推進這方面,都是我們必須考慮的關鍵問題要針對需求列出一些重大研發課題,這樣才能真正支撐碳達峰碳中和
有時候非傳統的一些路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科技創新往往能夠起到顛覆性的效果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組織高校,企業,研究院所等,大家一起努力,探索更好的方法,更多的路徑,出更多的成果,為減少碳排放提供多樣化的解決方案
比如,新能源就包括太陽光伏,風能,生物質能,核能等,這樣我們就有多種選擇,能夠在生產,生活,社會活動的方方面面變得更綠色過去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雙碳的任務還很重,今后的路還很長,科技責任很大,我們努力做好
數據顯示,2020年,如果以單位用電量支撐的GDP來衡量GDP排名前十的城市,北京將達到367元/千瓦時,而蘇州只有124元/千瓦時,這從根本上是由于產業結構的不同。單就蘇州而言,2020年工業制造業六大高耗能行業用電量雖然達到41%,但與2011年的49%相比,也呈現明顯下降。如果北京和蘇州沒有可比性,也可以看看蘇州和深圳的區別。雖然深圳第二產業的比重是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