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亮攝
王樹成攝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發布《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作為現代流通領域第一份五年規劃,《規劃》圍繞市場,商貿,物流,交通等領域提出了50項任務舉措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規劃》是今后一段時期推動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統籌設計和系統指引,對于培育完整內需體系,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鼓勵現代流通企業發展
流通,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在1月24日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張國華介紹,目前,我國流通體系現代化程度仍然不高,還有不少薄弱環節《規劃》聚焦制約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突出瓶頸和堵點問題,對十四五時期現代流通體系建設作出全面部署總體看,有三方面特點
突出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戰略性《規劃》緊扣現代流通體系銜接供需兩側,串接上下游,產供銷的特點,在導向上體現了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戰略目標,在路徑上體現了鮮明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
突出流通體系建設發展的系統性現代流通體系涉及領域多,《規劃》注重統籌市場,商貿,物流,交通,金融,信用等領域,圍繞形成和發揮現代流通體系的整體性作用,提出了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四大總體方向,統籌謀劃全局性工作
突出流通體系建設推進的有效性一方面以成本,效率,質量為導向,進一步健全市場機制,更好發揮市場主體在現代流通體系建設中的主體地位鼓勵現代流通企業發展,引導大中小企業基于現代流通體系深度對接,構建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的流通新生態另一方面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定不移深化流通領域市場化改革,加快完善流通規則和標準體系,引導現代流通體系規范有序發展,塑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構建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的國內統一大市場
構建現代物流基礎設施網絡
現代物流是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對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和水平有著重要作用張國華介紹,十三五時期,社會物流總額保持穩定增長,2020年超過300萬億元,年均增長5.6%十四五期間,將構建現代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如完善城市配送設施和縣鄉村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提升末端最后一公里網絡服務能力,推進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布局建設,構建冷鏈物流骨干網絡
同時,拓展物流服務新領域新模式張國華說,將發展多種形式鐵路快運,開展高鐵多樣式,大批量快件運輸試點推進物流與相關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推廣集約智慧綠色物流發展模式,擴大新能源運輸工具應用范圍,推廣綠色包裝技術和物流標準化器具循環共用,鼓勵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廢舊物資逆向物流體系
圍繞提升多元化國際物流競爭力,《規劃》提出加強國際航空物流能力建設,拓展內陸國際聯運通道,提升國際海運服務水平等措施張國華表示,將穩妥有序推進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建設,支持優勢企業建設強大國際貨運機隊優化中歐班列開行方案,加快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建設拓展沿海港口國際航線網絡,加強國際樞紐海港建設,推動航運企業組建世界一流船隊增強口岸物流服務能力,合理布局建設進出境郵件快件處理中心,完善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等配套設施和服務平臺
推動形成流通創新發展合力
最近幾年來,流通領域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未來在支持流通創新方面還有哪些舉措。
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司長尹虹介紹,流通領域各行業市場化程度高,創新活躍度也非常高2021年,全國網絡零售額超過13萬億元,連續9年保持全球最大網絡零售市場地位同時,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連續兩年接近1/4流通創新發展成為提高流通效率,促進產業融合,滿足居民消費的重要途徑
‘十四五’時期,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把握流通創新的趨勢和新的特點,進一步梳理整合關于鼓勵支持流通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重點支持實體商貿流通企業創新轉型,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流通企業,引導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營造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尹虹說
尹虹表示,商務部還將推動開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示范創建,同時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促進消費信息數據共享,鼓勵引進新型消費業態,著力打造沉浸式,互動式,體驗式消費新場景,不斷改善購物休閑體驗此外,及時跟蹤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加強前瞻性研究,持續跟進流通創新發展變化,宣傳推廣經過市場檢驗的,看得準的,有前景的典型案例,和社會各界一道,推動形成流通創新發展的強大合力尹虹說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責編:閆宇航
此外,四川,湖南,海南,山東等地“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也相繼出臺。四川省提出,到2025年,全省社會物流總額達到10.5萬億元,A級及以上物流企業數達到280家。湖南省提出,到2025年,物流業總收入超過5000億元,物流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左右,A級以上物流企業達350家以上。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