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期間,全國40個重點城市計劃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650萬套,占新增住房供應總量的比例超過25%,預計可幫助1300萬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保障性租賃住房將成為我國住房租賃市場的壓艙石。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1月26日,中國建設銀行與中國保利集團在京簽署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共同搭建住房租賃金融合作平臺,以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為載體,廣泛吸引社會資本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探索保障性租賃住房從孵化培育,建設運營到公募REITs發行的全生命周期業務模式,構建以盤活存量資產帶動增量投資的良性循環,激活資本市場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發展的內生動能,加大優質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推動住房租賃市場高質量發展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司長曹金彪,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債券部副主任劉榕,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行長王江,副行長王浩,副行長李運,中國保利集團董事長劉化龍,總經理張振高,總會計師陳關中,副總經理張萬順,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董事長劉平出席簽約儀式。。
住房保障司司長曹金彪充分肯定了建設銀行在保障性租賃住房金融支持,配套服務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的貢獻,以及保利集團在住房租賃領域的積極探索和經驗積累曹金彪指出,保障性租賃住房是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和主要路徑,可以有效推動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落實租購并舉,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希望雙方強強聯合,共同整合資源,打造銀企協同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的樣板,進一步增強社會各方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的決心和信心
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表示,建設銀行始終堅持以服務人民,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以新金融行動引領全行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住房租賃戰略,經過四年多的努力,打造了平臺+金融+主體+租賃產品和服務四位一體的住房租賃建行模式,以金融活水助力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的安居夢建設銀行與保利集團志同道合,有責任,有能力共同致力于保障性租賃住房市場建設
保利集團董事長劉化龍表示,此次戰略合作簽約,既是雙方過去良好合作的延續,同時又將開啟雙方合作的新篇章,保利集團將依托自身在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的優勢,積極探索多種運營模式和多種資源獲取方式,為合作平臺貢獻更多優質種子項目。
簽約儀式上,建設銀行行長王江與保利集團總經理張振高代表雙方簽署了《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戰略合作協議》,建行廣東省分行,建信信托,建信住房同保利發展控股集團,保利公寓管理公司簽署了保障性租賃住房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相關合作協議。
建設銀行與保利集團是保障性租賃住房領域的自覺先行者,堅定踐行者和有力推行者建設銀行作為國內最早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的金融機構,積極為試點城市提供長期限,低成本,多元化的資金支持,截至2021年末,授信金額超過1000億元,投放金額超過430億元,惠及400多個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配合住建部開發保障性租賃住房APP,已在50多個城市完成部署,強化對保租房的動態監測和統計,整合集團優勢資源,以建信住房服務公司為載體,創新存房模式,盤活閑置房源,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積極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募REITs試點,加強與重點市場主體的對接,與廣州,南京等地企業簽署了公募REITs合作協議,以金融創新暢通保障性租賃住房融資循環保利集團堅定執行中央房住不炒,租購并舉的政策,積極參與住房租賃市場建設,累計建設政策性保障住房項目超過100個,建筑面積950萬平方米,投資超過700億元,成立了保利公寓管理公司,開展租賃住房業務專業運作,目前在管租賃住房項目89個,養老公寓19個,建筑面積167萬平方米,房屋總數4.2萬間
下一步,雙方將以此次戰略合作為契機,充分發揮各自在資金,運營,風險管理,資源整合等方面的專業優勢,以金融與產業的深度融合,為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提供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新發展模式,推動更多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投入市場,更好地發揮保障性租賃住房惠民生,調結構,穩增長的積極作用,推動構建住房租賃領域新發展格局。比如,在長三角地區,南京,寧波,常州,溫州等城市均提出將保障性住房覆蓋率提高至30%左右;在珠三角地區,即便是在土地資源緊俏的珠海,廈門,也同樣提出,“十四五”期間增加租賃住房供應,到2025年分別累計新增租賃住房8萬和8.5萬套。其中,根據珠海21日發布的實施意見,該市新增籌集建設的保障性租賃住房,三年內不少于1萬套;五年內不少于5萬套。
住建部,證監會有關處室,建設銀行有關部門,分行,子公司負責人,保利集團,保利發展相關部門及子公司負責人等參加了簽約儀式。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