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匠薈紫砂壺藝術家 劉洋
強匠薈紫砂壺藝術家劉洋,國家級工藝美術師。
家庭文化熏陶 鐘情紫砂藝術
1993年,劉洋生于陶都宜興,南京師范大學藝術設計專業畢業,其父親是國家正高級工藝美術師劉劍飛。去年年底,王朝暉老師剛剛送走了她的母親,原《報童》蟋蟀的扮演者,著名表演藝術家方坤芬。看完這部劇,她深情的說“《報童》今天的精彩表現足以告慰逝者親人。”。
強匠薈紫砂壺名家 劉劍飛
劉劍飛師承國家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季益順,深得師傅的悉心指導,造型工藝有了很大的進步,創新理念有了極高認識,對傳統工藝和紫砂壺的關系有了更新的認識劉劍飛現為季暢園季益順工藝大師紫砂藝術館主要成員,其基礎扎實,大膽創新,作品講究形式美與內涵美的完美結合,創新不斷提高,創作思路更寬,技藝不斷進步同時,劉劍飛培養了一批年青的紫砂專業技術人才
劉洋自小受父親及家庭的影響,耳濡目染,對紫砂情有獨鐘她深深地被紫砂文化所吸引,于是投身其中,開始了紫砂制壺的學習與創作劉洋本科畢業后于季暢園學習紫砂基礎知識,受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季益順的指導和受藝,充分吸收在制壺創作中的創新理念和設計裝飾,在制壺與審美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后期,劉洋跟隨高級工藝美術師何健學習全手工制壺,練就了扎實的制壺功底之后一直隨高級工藝美術師張亦學習全手工花器,使其在不同領域都有了一定的發展2020年度中,劉洋順利完成江蘇省鄉土人才技能大師工作室紫砂特色小鎮吳奇敏華健技藝傳習所為期三個月的學習課程
青年一代崛起 宜興紫砂煥發新活力
紫砂器的材質樸實,溫淳,文雅,久而用之如珠石般光澤,晶瑩可人,構成了特有的文化氣韻,從而形成紫砂特有的性格,氣質紫砂藝術的神,氣,韻無不散發著迷人的魅力,它的博大與高深是劉洋這一代青年從藝者畢生追求的課題
劉洋一直堅信藝術源于生活,作品應服務于社會,我國陶藝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應不斷探索,博采眾長她愿像父輩一樣忘情執著的追求,不斷提升紫砂藝術造詣,為弘揚中國紫砂文化貢獻畢生的精力
現階段,劉洋在紫砂制壺領域已取得一些成績2020年6月,其作品《圣桃提梁》在我有匠心第五屆宜興紫砂全手工制壺大賽中榮獲銀獎2020年9月,在第十五屆手工制陶大賽中,《圣桃提梁》獲得三等獎2019年作品《曉春》被云南省博物館永久收藏2020年作品《蓮子》被云南省博物館永久收藏
紫砂制壺匠人的薪火相傳,讓紫砂文化歷經風雨而一直延續至今。劉洋這一代新生力量的崛起為整個紫砂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久的將來他們將逐漸成長為行業的中堅力量,繼續推動紫砂文化的蓬勃發展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