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賀銓:中國應下決心降低數據中心碳排放,三種技術可助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德尚玉實習生王栩萌北京報道最近幾天,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張家口市政府主辦的源網荷儲高峰論壇表示,中國數據量快速增長,算力已經成為國家的戰略選擇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減排的貢獻十倍于信息技術自身引起的碳排放,目前中國數據中心的碳排放占全社會比例較全球平均水平高出一倍,中國應下決心降低數據中心的碳排放
鄔賀銓指出了三種數據中心減碳的技術:向西部以及向低碳環境的地區發展,使用氫燃料以及儲能電池,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高壓直流。
發達國家把算力作為國家戰略資產
算力已經成為主要國家的戰略選擇算力指的是計算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代表了計算速度,計算方法,通信能力,存儲能力,云計算服務能力,是承載數據和算法的平臺
算力包括基礎算力,智能算力和超算算力,全球2020年達到429個1Flops,到2025年年增約為39%2020年,美國的算力總和占全球36%,中國占全球31%中國2020年算力是135個1Flops,到2025年,每年以約55%的速度增長
為呈現增長體量,鄔賀銓舉例說,2021年6月份,全球超算500強的第一名,其峰值速率是0.5個1Flops,也就是說,中國在2020年135個1Flops,相當于全球超算500強第一名,270個這樣的第一名能力之和。
近幾年,美國,歐盟,日本紛紛把算力作為國家戰略資產,制定了他們發展算力計劃,鄔賀銓指出算力受到重視原因,根據信通院預測,2020年中國算力產業規模達2萬億元,直接和間接帶動經濟產出1.7萬和6.3萬億元,也就是說在算力上投資1元,可以帶來回報3—4元。前些年,大部分企業都是在業務豐富的東部地區建立數據中心。。
三種數據中心減碳技術助力碳中和
信息技術對于碳減排發揮著巨大作用鄔賀銓以一份國際咨詢報告舉例,到2030年,信息技術在12個主要領域實現的碳減排是121億噸,這個數字相當于當年碳排放的20%
我們同時看到,信息技術自身的碳排放是12.5億噸,在2030年,占全球2%左右信息技術碳排放里面,主要包括三部分:端用戶設備,數據中心和網絡設備其中數據中心大概占到29%
但是,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減排的貢獻十倍于信息技術自身引起的碳排放,當然我們國家數據中心的碳排放,占全社會的比例比全球平均水平多一倍,所以還是要下決心降低數據中心的碳排放鄔賀銓表示
鄔賀銓指出了三種數據中心減碳的技術:一是向西部以及向低碳環境的地區發展,利用當地的可再生能源,二是改變制冷方式,使用氫燃料以及儲能電池,三是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高壓直流。
對此,鄔賀銓表示,懷來位于張家口和延慶之間,北京,延慶,張家口承辦冬奧會,為懷來的大數據產業基地發展從電力,通信網絡,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東部數據中心變得飽和,加上數據中心的建設審批變得更加嚴格,現在很多企業都會將部分數據中心建設在西部,利用西部地區的太陽能發電,這也能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張家口作為可再生能源的示范區,可與數據中心產業無縫融合,體現了源網荷儲聯合優化的價值,這是張家口產業和社會發展難得的機遇建議張家口圍繞數據中心機房的配套設施,邊緣計算中心以及微服務軟件的開發,數據清洗,標注預處理服務等,盡早布局,打造信息產業高地,更大地提升張家口懷來大數據產業基地的效益
——>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