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針就不用吃藥的高血壓疫苗就要來了。
高血壓疫苗即將上市,打一針就不用吃藥!最近,高血壓疫苗將于2022年在國內上市的消息在網絡流傳醫生,什么時候能打上高血壓疫苗上海市同濟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方宏不時會被患者詢問高血壓疫苗的情況,他們都想打這個疫苗,來跟我咨詢
高血壓疫苗將于2022年上市的消息最早源于2016年召開的第六屆中部心臟病學會議在此會議上,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廖玉華宣布,其團隊歷時十余年研究的高血壓疫苗已進入臨床前階段,預計最快6年即可應用于臨床,即2022年
2012年,廖玉華團隊發表文章稱,他們研發的降壓疫苗在動物試驗中顯示,該疫苗降壓效果顯著,且對靶器官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如果該疫苗獲批,將成為中國自主研發的首個高血壓疫苗
但與網傳的高血壓疫苗將在2022年上市不同,廖玉華向《中國新聞周刊》回應說,目前,我們正在中試樣品開發過程中,等到了臨床試驗階段,再來介紹這個項目預計該疫苗2026年才可能申請上市
方宏提醒患者不要過度神話高血壓疫苗,目前高血壓疫苗研究基本都處于臨床前的探索階段,很多問題都還沒有解決目前對于大部分的高血壓患者來說,謹遵醫囑服用高血壓治療藥物以及改善生活方式,依然是根本措施
高血壓治療新路徑
心血管疾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而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慢性病中國18 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有2.45億高血壓患者,這意味著全國平均每5~6個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壓疾病而全世界約有12.8億30~79歲的成人患有高血壓
目前,高血壓治療主要依賴于口服降壓藥物不同藥物的作用機制不同,主要通過影響對血壓調節起重要作用的系統來發揮降壓效果,如交感神經系統,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內皮素系統等常用降壓藥物包括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五類
方宏長期進行高血壓疫苗的基礎研究,他解釋說,與降壓藥物不同,降壓疫苗的作用原理,是刺激機體產生抗體,影響相關酶和受體,從而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在人體內,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對血壓的調控,維持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的高血壓治療性疫苗主要是針對RAAS起作用,它通過誘導機體產生抗體,阻斷RAAS,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
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我國18歲以上人群高血壓的知曉率約為51.6%,治療率為45.8%,而控制率僅為16.8%在全球,約有7.2億高血壓患者沒有得到必要治療,只有不足四分之一的女性患者和不足五分之一的男性患者將血壓有效控制在正常水平
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較差,是血壓控制不理想的關鍵因素之一目前高血壓治療主要依賴于口服降壓藥為達到目標血壓水平,大部分高血壓患者需要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降壓藥物,且降壓藥多需每日一次甚至多次服藥但由于高血壓初期的無癥狀和慢性特征,患者的藥物依從性差且血壓控制不佳
因此,高血壓疫苗的研發,主要目的是通過減少用藥次數來提高患者依從性,從而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方宏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不同的降壓疫苗1~3個月注射一次,其效力持續時間比降壓藥更長這意味著高血壓患者未來只需每1~3個月接種一次降壓疫苗,無需每日用藥,用藥頻率減少,治療效果延長,將有效提高高血壓治療的依從性和控制率
相關研究表明,降壓疫苗不僅可以降低血壓,也具備一定的靶器官保護作用,包括防止腎臟,心臟,大腦和動脈等損傷高血壓是一種心血管綜合征,往往合并有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和臨床疾病使用降壓疫苗也可控制長期使用降壓藥物而出現的毒副作用此外,降壓疫苗還能避免藥物治療出現的不良反應與副作用
在國際上,高血壓治療性疫苗主要是針對RAAS發揮作用,而RAAS系統中主要物質包括腎素,血管緊張素I,血管緊張素II及AT1R因此根據疫苗所對應的作用機制,高血壓疫苗也分為腎素疫苗,Ang I疫苗,Ang II疫苗,AT1R疫苗
人類最早嘗試的降壓疫苗,是腎素疫苗但因這類疫苗會導致腎臟自身免疫性損害,科研人員開始轉向其他靶點隨后,以Ang I為靶點的高血壓疫苗研發成功以英國BTG國際有限公司研發的PMD系列藥物為代表,包括PMD2850和PMD3117此外,Ang II也是眾多高血壓疫苗的主要靶點,包括2007年瑞士Cytos公司開發的CYT006—AngQb疫苗,2015年日本學者研發的血管緊張素II—DNA疫苗等
在國內,廖玉華團隊將疫苗靶點聚焦于AT1R,首先研發出降壓疫苗ATR12181,在此基礎上,又研發出了ATRQβ—001 疫苗動物實驗顯示,該疫苗可顯著降低血壓,并有力抑制了心肌纖維化,且在疫苗接種后期,疫苗組與使用降壓藥物纈沙坦組的降壓幅度非常接近日前,ATRQβ—001治療性降壓疫苗項目獲塞力醫療戰略投資
由于不同實驗的情況和條件不同,無法直接對比哪類降壓疫苗的效果更好但方宏初步判斷說,作用于血管緊張素Ⅱ的疫苗降壓效果最強,而影響AT1R受體的疫苗效果比較弱
不要過度神話降壓疫苗
方宏提醒說,高血壓疫苗沒有想象得那么神奇!這是因為,該疫苗屬于治療性疫苗,應用于已經患有高血壓的人群,并不能預防高血壓廖玉華在2019年也曾強調,不要將治療性疫苗與預防性疫苗混淆前者作用于已得病的患者,目的在于治病,而后者應用于健康人群,為的是預防得病
高血壓疫苗也并非網傳所言,具有一針治愈的效果抗體滴度影響疫苗的保護效果,而抗體滴度一般會隨時間衰減,降壓疫苗預計需要1~3個月加強免疫一次,無法一針永逸廖玉華團隊的動物試驗也顯示,試驗組的降壓效果伴隨著疫苗抗體滴度的逐漸降低,與使用藥物對照組相比,也在逐漸減弱
此外,方宏還表示,因為高血壓的發病機制復雜多樣,并非所有高血壓都是由RASS系統引起的但高血壓疫苗僅針對RASS這一單一靶點,因此高血壓疫苗并不能預防高血壓的發生,也不能治療所有類型的高血壓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周子華也在論文中指出,重度高血壓患者血壓過高,發病機制也更為復雜,接種高血壓疫苗獲益有限另外,存在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疫苗過敏的患者也不適合接種高血壓疫苗
目前,降壓口服藥還是治療高血壓最成熟有效的方法但方宏指出目前部分高血壓患者存在不愿意吃藥的錯誤心理,認為吃了高血壓藥物就一輩子無法擺脫,像毒品一樣成癮了他強調說,患者需要搞清因果關系,不是因為吃了降壓藥就無法停藥,而是因為目前沒有根治高血壓的方法,必須要依靠藥物來控制血壓
高血壓危險因素包括遺傳因素,年齡以及多種不良生活方式等多方面方宏強調,在堅持藥物治療的同時,還應從根本上改掉不良生活習慣,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