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工信部召開的《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上,有媒體提問:十三五以來,我國機器人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能否再具體介紹一下,當前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整體情況如何,還存在哪些不足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表示,十三五期間,通過持續創新,深化應用,我國機器人產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一是規模,技術和產品實現突破從規模上看,2016—2020年,我國機器人產業規模快速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約15%,其中工業機器人產量從7.2萬套增長到21.2萬套,年均增長31%從技術和產品上看,精密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驅動系統,智能控制器,智能一體化關節等關鍵技術和部件加快突破,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整機性能大幅提升,功能愈加豐富,產品質量日益優化
二是應用水平大幅提高我國已經連續八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2020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達到246臺/萬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倍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已經覆蓋汽車,電子,冶金,輕工,石化,醫藥等52個行業大類,143個行業中類,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在倉儲物流,教育娛樂,清潔服務,安防巡檢,醫療康復等領域實現了規模應用
三是產業鏈基本完備我國機器人產業已基本形成了從零部件到整機再到集成應用的全產業鏈體系,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創新有序推進,整機研發及批量制造能力不斷增強,產業鏈應變能力和協同發展能力持續提升
王衛明同時表示,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機器人產業還存在一定差距,比如技術積累不足,原創性研究,理論研究,正向設計能力欠缺,產業基礎薄弱,關鍵零部件質量穩定性,可靠性等還不能滿足高性能整機的需求,高速,高精,重載等高性能整機產品供給缺乏等。當前機器人產業迎來升級換代,跨越式發展的窗口期,更多政策利好將進一步釋放。記者獲悉,“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正在醞釀制定中。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將進一步強化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推進5G,大數據融合應用,提高機器人智能化和網絡化水平,同時增加高端產品供給,拓展應用深度廣度,更多挖掘市場增長空間。。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