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浪財經主辦的第14屆金麒麟金融峰會于12月13日—17日隆重舉行,主題論壇2021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今日召開渣打銀行行長張曉蕾出席并發表演講
張曉蕾表示,碳交易具有較強的金融屬性,引入碳金融產品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機制,可以更好地發現價格和進行風險管理全國碳市場的啟動也打開了銀行碳金融服務的空間一個完善的市場需要有廣泛的參與者,活躍的交易標的及合約,以及充分體現供需關系的價格形成機制及交易定價曲線
此外,她還表示,外資銀行可以利用在國際平臺的經驗和專業知識,積極參與中國碳市場的體系建設,探索出更多基于碳信用的創新金融產品。
以下為嘉賓發言實錄:
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同仁:
很高興參加第14 屆金麒麟金融峰會暨2021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與大家共同探討未來銀行的使命與擔當。
剛才很多嘉賓在發言中都提到了低碳轉型與綠色金融接下來我想從積極參與和促進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的角度,談一談渣打的看法主要包括三方面:中國綠色轉型帶來的國際合作機遇,外資銀行參與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的路徑,以及如何更好地促進綠色金融國際合作
首先,我們相信中國的綠色轉型將帶來廣泛的國際合作機遇。
中國已經設立了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目標,這一承諾任重道遠,對于全球共同努力阻止氣候變化,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將對中國的能源結構和產業經濟調整帶來深遠的影響,同時為中國經濟帶來廣泛的參與國際合作的機遇。這其中有三個主要原因:
首先,中國巨大的綠色投融資缺口,為綠色金融的國際合作打開了廣闊的空間。
渣打估算,為達成2060年碳中和目標,中國需高達127—192萬億元人民幣的投資,相當于平均每年投資3.2—4.8萬億元。
綠色金融在為清潔能源融資和支持低碳轉型融資方面,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在國家綠色金融戰略的指引下,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目前已被人行列為綠色金融體系的五大支柱之一,成為推動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的重要力量。
其次,中國具有強大的制造業產能和規模經濟,有利于在新能源生產端獲得國際競爭優勢:
我們看到,在氣候變化規則下,中國的很多產業發展已經占據了領先優勢,比如可再生能源投資,裝機量和發電量均位居全球第一,專利數全球第一,這些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的出口也在持續增長。
我們認為,全球新能源的發展浪潮帶來的產業低碳轉型,將降低中國對傳統化石能源的對外依存度,促進傳統產業依靠科技創新,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和附加值提升。
第三,中國的綠色低碳轉型將提供巨大的新能源及轉型基建投資機遇,特別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
據統計,146個一帶一路市場在2019年的碳排放總量約占全球30.8%,伴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推進,預計這些市場的碳排放量仍將持續上升。此外,重慶還設有外資保險法人機構1家,外資保險分公司11家,外資銀行保險機構數量位居中西部前列。
對一帶一路市場而言,如何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平衡,既控制排放,又促進增長,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應對挑戰的過程也蘊藏重大機遇我們看到,在一帶一路市場,中國可再生能源投資占能源行業總投資的比重,從2019年的38%,上升到2020年的57%,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中國海外能源產業投資的重點
中國綠色金融市場近幾年的蓬勃發展,給渣打這樣的外資銀行深度參與綠色金融國際合作,本地市場能力建設和產品創新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下面,我再談一談外資銀行參與中國綠色金融市場發展和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的四條路徑:
第一條路徑有關標準,即通過對標境內外金融市場的綠色標準,引入國際投資者助力中國企業的綠色轉型
由于標準制定原則,經濟發展階段以及資源稟賦上的不同,中國綠色標準在綠色項目的界定上,與歐美國家存在一定差異。
外資銀行通過研究和對比境內,外金融市場上不同的綠色標準,可以探索出對標國際,又符合中國企業實際需求的解決方案。
以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融資為例:外資銀行熟悉國際和國內市場的綠色貸款標準,能夠靈活對接融資主體的需求,對標不同綠色標準,發放同時符合中國與國際準則的綠色融資,并緊密連接投資機構,第三方認證機構和企業等各方,為中國企業在更廣闊的市場范圍內的綠色融資提供專業獨到的金融支持。
第二條路徑的重點是推動轉型,即根據高碳排放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的融資需求,推出創新的轉型融資產品
在保持持續增長的前提下,實現氣候目標的合理轉型需要資金和專業支持金融機構要將資本引導到最有機會采用低碳技術的市場,和部分面對最嚴峻的轉型融資及氣候挑戰的市場
以渣打為例,銀行為4個高碳行業設定了基于收入的碳強度減少的中期目標,并計劃到2030年調動3000億美元用于綠色及轉型金融,以減少融資項目的碳排放,并幫助客戶實現轉型。
我們最近作為主承銷商,支持客戶在中國銀行間市場成功發行了可持續發展熊貓債這是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宣布推出相關試點之后,第一單落地的可持續發展熊貓債
第三條路徑是共建綠色一帶一路,即對接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綠色融資需求,支持 一帶一路的綠色,高質量發展。
我們看到,一帶一路項目越來越注重可持續性,這體現在沿線市場對于可再生能源和清潔發展的巨大需求,也為中國的綠色金融國際合作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2019年,《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正式在北京簽署,渣打是首家簽署該原則的英國金融機構外資銀行可以與中資金融機構和企業深入合作,加大綠色金融供給,幫助海外投資項目符合國際認可的環保標準和法律法規,并且加強項目融資和財富管理的可持續性管理
第四條路徑是積極參與碳市場體系建設,探索碳金融產品的運用。
碳交易具有較強的金融屬性,引入碳金融產品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機制,可以更好地發現價格和進行風險管理全國碳市場的啟動也打開了銀行碳金融服務的空間
一個完善的市場需要有廣泛的參與者,活躍的交易標的及合約,以及充分體現供需關系的價格形成機制及交易定價曲線。
外資銀行可以利用在國際平臺的經驗和專業知識,積極參與中國碳市場的體系建設,探索出更多基于碳信用的創新金融產品。
最后,我就推動綠色金融國際合作提三點建議:
首先,加快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
以上海為例:上海擁有完備的金融市場平臺,可以通過在綠色信貸,債券,信托,碳金融,資產證券化等重點領域的創新發展,集聚國內綠色金融領域的專業機構,在更廣闊的范圍內盤活綠色資產。
同時,上海可以加速構建綠色金融產品交易平臺,擴展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探索綠色金融產品與碳交易的聯動,加強境內外綠色金融合作,在綠色投融資方面豐富境內外綠色基礎資產,引入國際資本,對接不斷增長的全球可持續發展需求。
第二,是暢通綠色資金跨境投資渠道。
我們看到,當前發達國家的機構投資者綠色投資意識和綠色偏好明顯,且流動性較為充裕,而另一方面,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綠色項目融資需求巨大。
外資金融機構,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可積極合作推動加強溝通協作,在各國之間搭建綠色投融資渠道,為跨國綠色投資提供政策便利。。
此外,可推廣相關國家綠色債券國際化經驗,從便利跨境資本流入本國綠色債券市場和擴大境外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兩方面同步發力,打通多元化融資渠道,豐富綠色投融資和綠色資產類型。
第三,把一帶一路綠色項目作為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的重要抓手。
在對一帶一路市場的投資中,需要不斷豐富和完善綠色金融,轉型金融,碳金融和生物多樣性金融等相關產品和服務,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多元化的綠色解決方案,構建綠色項目投融兩端資金暢通,良性循環的綠色金融生態圈。
同時,可以將更高標準的綠色項目環境信息披露,ESG風險識別和管理融入到一帶一路綠色項目融資中,幫助企業對接國際標準,增強項目的環境風險韌性,增強綠色投資項目在財務和氣候變化上的可持續性。
綠色是未來,也是責任。
獨木不成林,希望我們一起攜手合作,善用金融的力量,共同創造更美好的綠色未來。
謝謝大家!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