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票務網退款困境。
在當前特殊時期,臨時取消或推遲演出的情況時有發生,不僅讓人感到遺憾,還會因退票等問題引發消費者與票務平臺的糾紛最近幾天,一位來自北京商報的記者今天接到不少消費者的投訴,稱演出票務平臺大河票務網申請退款后,收到退款已經來不及了也有消費者表示,他們購買了仍在正常進行的演出的門票,但在演出臨近時被告知沒有門票,從而打亂了自己的安排這導致大河票務網陷入投訴漩渦對此,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了大河票務網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平臺一直在幫助消費者完成退款在此之前,它還通過自籌資金和貸款籌集了數百萬元用于退款可是,由于涉及的訂單數量很大,解決所有消費者的問題確實需要時間
消費者:退款延遲。
演出的票沒有發出。
粉絲劉女士是各大音樂節的常客每逢五一和十一這兩個音樂節的密集演唱時段,劉女士都是最開心但又最忙碌的節日但由于特殊時期疫情防控的需要,今年很多音樂節都選擇取消就像劉女士后悔自己感受不到現場表演一樣,退款問題也讓她心疼
三個月前,我在大河票務網上買了草莓音樂節的門票因為疫情防控,音樂節一開始延期,后來取消于是我在平臺上申請了退款,但是現在已經11月了,我還是沒有收到退款,聯系客服,要么我不回應,要么讓我等劉女士說
當劉女士擔心退票時,消費者王先生也因為同樣的問題不斷與大河票務網溝通今年6月我通過大河票務網買了張韶涵南京演唱會的票,沒想到演出延期了,于是打算退票當時客服告訴俱樂部用同樣的方式還賬,但是沒有收到退款
除了遲遲收不到退款,還有消費者反映在大河票務在線購票后無法正常出票,只是在臨近演出時才通知沒有票但我之前已經安排好了自己的時間和行程,臨時通知讓我所有的安排付之一炬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目前,消費者已經開始在多個平臺上進行投訴除了12315,黑貓投訴等相關平臺,不少消費者還在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發帖投訴,指出大河票務網侵犯了他們的權益其中,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近30天關于大河票務網的投訴量達到569件
:平臺已募集數百萬元退款。
需要時間一個一個解決。
為了更多了解該事件,北京商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了大河票務網據大河票務網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不少演出延期或取消,需要退款的客戶和訂單數量迅速增加平臺一直在為消費者辦理退款,同時也在繼續與工商相關部門溝通,但確實需要時間來解決所有問題
近兩年演出市場受到較大沖擊,行業內各平臺都面臨運營壓力,大河票務網也不例外為解決消費者退款問題,公司通過自籌資金和貸款籌集了數百萬元解決消費者退款問題,并于今年5月底解決了此前所有退款問題可是,令我沒想到的是,從6月份開始,平臺上出現了大量購票和大量退款的情況,隨后鄭州疫情反復,暴雨不斷多場演出延期或取消,退款數量快速上升,增加了運營壓力平臺也在盡快為消費者辦理退款
專家:各方需要合理維護自身權益。
行業挑戰依然存在。
過去兩年,對演出市場的影響有目共睹但特殊時期臨時變更的演出,不僅讓表演者承擔更高的成本,還會因退票等給票務平臺帶來壓力同時,市場上也有表演者無法繼續經營的情況
行業分析師李馨雨認為,挑戰是整個行業面臨的演出取消或延期時,消費者為保護自身權益申請退款是一種正常的運營模式表演者與平臺方需要做好溝通,退款等相關事宜如果中間有什么意外情況,他們也要和各方保持溝通,信息要對稱,避免更大的沖突
可是,目前不穩定的市場讓消費者感到不太安全,這也讓業內人士感到擔憂李馨雨表示,當消費者看到周圍的信息時,他們會擔心自己選擇的表演是否能如期進行當他們擔心到一定程度時,不管演出是否還在正常狀態,都會直接選擇退票這意味著不僅受特殊情況影響的演出無法按部就班實施,正常演出的演出也難以如期得到反饋,進一步增加了演出人員和售票平臺的壓力
在業內人士看來,演出行業從業者仍需做好持續面對挑戰的準備,在風險控制,成本管理,優質項目運營儲備等方面打牢基礎從而避免使他們無法忍受的暫時的緊急情況同時,要加強各環節溝通,推動演出市場逐步復蘇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