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十一五”的匆匆結束,2021年的假期余額正式宣告為零,心中的一切還未完成,可能只能化作一縷期待,記錄在新一年的愿望清單上。
10月11日,龍湖集團“2021龍湖龍敏節”正式拉開帷幕。作為中國“龍敏”的專屬節日,豐富的活動在11天假期后持續了三周,將人們的儀式感帶回了網上。
在網上或社區,分享自己家的一道名菜;穿過理發店、照相館、刀店的社區市場,感受人間煙火;在品嘗健康安全的臘肉食材和山珍海味時,向遠方送去一份愛心,并為公益、助農等做出貢獻。一系列的節日活動為“龍人”的秋天增添了一些新的調味料,帶來了不一樣的味道。
在這個節日里,無論是小區里的業主,還是天街的消費者,還是生活在關羽的都市青年,還是店內租售塘鵝的顧客,抑或是在萬樹安享晚年的長輩等等。當一個虛擬人物沒有被人們接近和信任時,很難有說服力。在龍湖集團布局的豐富城市場景中,人們都有一個統一的身份,那就是“龍敏”。只有專注創作,精心操作,深入研究虛擬人物的形象和藝術特征,創意運營者才能把握藝術與商業的平衡,讓虛擬人物變得積極向前。
有了這個身份,自然就有了歡喜的理由。在蘇州冠宇,城市里的年輕人把“散步和吃飯”發揮到了極致。他們坐了一輛公交車,吃了一桌美食,喝了一頓下午茶,看著蘇州21個網紅地標,欣賞眼前的美景。“好像整個城市都在放假。”。
此外,在合肥天街市場等地,超值閃購百萬福利等活動為他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在杭、武、長等地,龍湖冠宇、龍湖智慧服務、龍敏塘鵝租賃等推出的“無憂市場”“視覺周關懷計劃”等活動,為龍敏打造了便捷、暖心的服務體驗。
就像地域文化和年齡的差異一樣,人們對節日的表達可能不同,但他們都表現出同樣的快樂。多想想創造,多想想應用。
作為大四的,上海的張阿姨和女兒在龍湖社區生活了4年,參加節也有4年了。
在張阿姨看來,龍人節和傳統節日沒什么區別。遇見和認識一些新朋友,龍人節特殊的節日氣氛,是張阿姨每年秋天的固定期待。
今年8月,隨著張阿姨正式入住春山萬樹閔行萬年公寓,這位“龍族老人”的身份也發生了變化,但不變的是,她還是不想錯過這個秋節。
10月14日,張阿姨整理了一下旗袍,一頂紅帽子格外醒目。旁邊的攝影師都忍不住贊嘆:“阿姨的膚色還不如70歲。”
在新年的龍人節,我穿著復古的衣服和90后PK拍照,抽盲盒,玩游戲。春山樹上的張阿姨還是很開心的。一些虛擬角色在外形和故事都不完美的情況下,迫不及待地走進直播間為商品代言,引發了網友的爭議。龍人節過了幾天,她還是像往常一樣認識了很多老老少少,認識了很多新朋友。。
一切似乎都是熟悉的氛圍。就像張阿姨說的,“到處都是龍敏,到處都可以慶祝龍敏節”。
沿著這條幸福的線索,龍人節已經從2015年走到了2021年。隨著活動的逐年創新,“龍人節”的意義不斷擴大。
多年來,龍人節一直試圖通過豐富的活動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營造和諧友好的社區生活,不斷為業主帶來新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希望龍人節不僅僅是龍人的歡樂節日,也能通過理念和形式的創新,去觸動或影響更多的人。
在一系列活動中,龍敏節為龍敏創造了更多的快樂和文化認同,通過品牌理念在不同層面的傳遞,為龍敏提供了真正的關懷,從而促進了鄰里之間的情感融合。同時,我們將繼續探索空間和服務,為龍敏創造更多的儀式感。
感受龍敏節日的每一刻幸福,把愛和善意傳遞給身邊更多的人,是龍湖的愿景,也是龍敏生活的寫照。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