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交通運輸部召開專題會議,介紹我國救撈70年來取得的成就,提出未來5年,我國救撈應急救援的救撈效率和處置效果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生命救援有效率不低于96%。
隸屬于交通運輸部的中國海難救助組織是全國唯一的海上專業救助力量承擔中國海域海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生命救援,船舶財產救助,沉船沉物打撈,海上消防,清除溢油污染等公益職責,為海上運輸和海洋資源開發提供安全保障代表中國政府履行有關國際公約和雙邊多邊海運協定的義務
中國新聞社記者樂康攝
日前,由中國交通運輸部救撈局主辦的2017年救撈系統南海區綜合應急救援演練在廣西北海舉行。中新社記者樂康攝
交通運輸部救撈局局長王磊介紹,自1951年成立以來,中國救撈局累計救助海上遇險人員82783人,其中外國遇險人員12703人,救助遇險船舶5424艘,其中外國遇險船舶957艘,打撈沉船1827艘,其中國外沉船99艘。
經過70年的發展,中國海難救助已初步建成覆蓋全面,海況作業高,配置科學,反應迅速,處置高效的三位一體海空救助網絡救助整體發展水平和綜合能力居世界前列
一是打撈布局越來越完善目前,中國救助力量的部署有效覆蓋了我國所有沿海水域和國際搜救責任區,實現了365天24小時不間斷護航人民生命財產
二是應急能力穩步提升目前救助應急保障力量可在9級海況下出動,6級海況下可實施有效救助
第三,打撈設備日新月異目前有救助船209艘,救助直升機20架主救助艇功率9000千瓦,抗風浪能力達到12級風,浪高14米飽和潛水已經從無到有,它有能力在300米的水深操作飽和潛水載人實驗深度已達500米
中國新聞社記者樂康攝
王磊表示,未來五年,我國打撈將基本建成覆蓋全面,全天候作業,江海兼顧,快速反應,高效處置的現代化專業化打撈體系,應急救援的打撈效率和處置效果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一是實現有效海域覆蓋海上救援力量在離岸100海里以內海域形成多重覆蓋,200海里以內重點海域得到加強依托應急救援基地,對救援力量進行動態優化部署
二是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在距海岸100海里范圍內的重點水域應急到達時間不超過90分鐘,具備快速處置內陸深水應急捕撈的能力,救援飛機有效實施全天救援,生命搶救有效率不低于96%
三是強化高效處置能力海上100米水深范圍內沉船的整體打撈噸位不低于10萬噸,加強水下機械掃描和打撈能力,清除離岸50海里范圍內溢油的能力不低于1000噸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