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中國東航了解到,自7月1日進入暑運以來,中國東航日均承運旅客超37萬人次,7月24日航班量恢復至2795班,達到今年以來單日航班最高點。業內人士表示,暑期旅游出行市場需求爆發,航空公司加大運力投入,保障旅客出行需求。隨著需求逐步釋放,民航業將加快恢復。航空公司將受益于供需改善、全票價放開,盈利有望實現突破。
暑期旅游表現超預期
數據顯示,中國東航暑運機票預訂自6月底開始進入高峰期。7月1日至7月23日,中國東航及旗下上航、中國聯合航空機票預訂量超過900.3萬張,預訂量是去年同期的189%。
中國東航表示,2023年以來國內經濟恢復向好,航空出行需求大幅提升,民航客運市場呈穩健復蘇態勢。預計到7月30日東航單日執飛航班量將超過2800班。
從中國東航航線機票預訂情況來看,境內暑運熱門目的地包括昆明、上海、北京、西安、南京、武漢、廣州等,境外熱門目的地包括首爾、普吉、悉尼等。
根據攜程發布的數據,今年暑期,交通、住宿、景區訂單均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同程旅行發布的暑期旅游趨勢報告顯示,2023年暑期旅游熱門關鍵詞包括玩水、夜游、親子游、音樂節等。6月至7月,“音樂節”搜索熱度大幅上升。
據同程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型音樂娛樂演出,可以在短時間內產生較強的人流聚集效應,提振當地交通、住宿、餐飲等相關消費。同時,音樂演出受眾以年輕人為主,可以幫助目的地有效吸引年輕客群。2023年以來,非一線城市的大型演出活動增長迅速,一線明星進入縣城、景區參加音樂節演出,為文旅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表示,今年暑期旅游旺季表現超預期,與親子家庭旅游消費快速恢復密不可分。今年暑期出行親子客流占比達到2019年以來新高,親子游需求旺盛,成為帶動暑期旅游火熱的重要引擎。
民航業加快恢復
民航局數據顯示,暑運期間,預計每日將有近195萬人次旅客通過航空出行,全國日均保障航班16500班,恢復至疫情前同期水平。民航局日前下發通知,支持航空公司暑運期間在熱門航線上增加航班,優化暑運國內航線,持續推動構建“干支通、全網聯”航空運輸網絡,鼓勵航空公司積極拓展培育三四線航空市場,滿足廣大旅客暑運期間較集中的出行需求。
據了解,今年暑運期間,國內航空公司整體計劃投入運力較2019年同期提升3.4%。中國國航、南方航空、中國東航在2023年暑運期間運力投入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18.1%、5.5%、2%。
7月1日至7月24日,中國東航在主基地上海浦東機場和虹橋機場共保障進出港航班超22000架次。近期,僅中國東航在虹橋機場T2航站樓承運的日均客流量就達到2.7萬人次以上。針對暑期客群特點,中國東航積極投入服務資源,在上海兩機場服務保障無成人陪伴兒童超5100人次,服務保障輪椅旅客超4700人次。在京滬航線上,中國東航從7月1日開始已經恢復每天約56班快線頻次,并選用寬體機執飛。
春秋航空表示,今年暑運期間計劃執行航班超3萬班,預計承運旅客約500萬人次,兩項數據相比2019年均增長超過兩成。7月起,春秋航空將新增蘭州至富蘊航線。春秋航空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部分避暑航線備受青睞。
在國際航空運輸市場方面,民航局預計,暑運期間國際客運航班將增至每周6000班以上。民航局將繼續及時審批中外航空公司國際航線航班申請,保障國際客運航班安全平穩有序恢復。
7月起,中國國航陸續新開成都天府至馬尼拉、成都天府至吉隆坡、重慶至新加坡航班,恢復成都天府至科倫坡、北京首都-海拉爾-赤塔、北京首都至札幌、北京首都-大連-仙臺航班運行,增班北京首都至馬德里、北京首都至華沙、北京首都至日內瓦等航班。7月15日起,春秋航空將新增寧波至日本福岡航班,加密上海至大阪、福岡、濟州島航班;7月8日起,將恢復上海浦東至札幌航班,每周兩班。
華泰證券認為,我國民航業進入恢復周期,內生需求將逐步釋放。結合機隊增速放緩背景,國內航空公司將受益于供需改善、全票價放開,盈利有望實現突破。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