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區38年的廣州開發區,正全面啟動西區振興計劃,“打造一個新西區”。
5月18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舉行西區振興動員大會,以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為主的10大項目在會上簽約落地,10個項目總投資33.41億元,預計產值141.57億元,這些項目將成為西區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加速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此次動員大會上除提出建“一流的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和制造業總部經濟區”目標外,還透露較受市民關注的地鐵五號線延長線將在年內全面投運。
“再造一個新西區!”智造重鎮升格戰略高地
西區是廣州開發區的發源地,以夏港街道為主體范圍,占地9.6平方公里,集聚企業卻已超過3500家,形成了精細化工,食品飲料兩大支柱產業集群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集群
西區還是大灣區中集聚世界500強最密集的街鎮之一,以寶潔、安利、百事、美贊臣等為代表的世界500強在西區累計投資企業77家,經貿關系涉及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32個國家和地區,每年實現工業產值超900億元,稅收160億元左右,以黃埔區2%土地面積貢獻全區11%工業產值、16.8%稅收,是黃埔區經濟貢獻、稅收貢獻最顯著區域之一。
除了產業基礎外,西區有兩江六岸、江海相連等較為優越的區位優勢,這里是廣州市“一廊一帶”布局交匯點和“東進南拓”的戰略支點,也是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的頂點,是廣州東部樞紐的產業核心區。
今年以來,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啟動西區振興戰略,將西區納入廣州海絲城規劃,作為廣州海絲城的產業發展龍頭,并印發《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全面推動西區振興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方案》。
該方案明確,要強化西區在廣州東部樞紐產業核心集聚區、珠江高質量發展帶、科技創新走廊的引領帶動作用,一體謀劃西區產業發展、城市空間、生態環境、基層社會治理,加快形成一流的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和制造業總部經濟區,強力推動產業發展引領、交通基礎設施優化、環境品質提升、政策體系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精細化,實現西區全面振興。
黃埔區委副書記陳智勇在會上表示:“西區振興可加速黃埔區‘三城一島’戰略聯動,助力廣州東部新增長極加速形成。黃埔完全有信心將西區打造為中國式現代化先行實踐區、國家級開發區轉型升級示范區、穗港澳高質量發展合作區,努力再造一個新西區。”
《西區振興三年行動計劃》為西區定下了嶄新的“大交通”格局:東向建設東江通道,直通東莞市;南向建設開發區通道,強化與南沙、番禺連接;西向建設臨江大道東延線和地鐵五號線延長線,暢通與珠江新城連接;北向加快東鵬大道南延線建設,強化與科學城、知識城聯動。其中東江通道和開發區通道分別是東江和珠江下穿隧道。
活動當天,開發大道將軍山隧道正式建成通車,解決了長期困擾西區企業和居民的一個堵點。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在動員大會上了解到,幾條民間期盼的主干道,今年都進入了快速推進的進程,其中東江通道廣州市和東莞市正協商加快建設,開發區通道正在加緊推動前期工作;臨江大道先行段將于7月動工,打通從黃埔大橋到西基路的連接。
黃埔區住建局陳偉局長介紹,黃埔正在加快構建西區外聯內通的交通體系,力爭年內推動地鐵五號線延長線全面投運,臨江大道動工建設,東鵬大道南延線加速實施;到2025年底,五縱四橫骨干路網基本成型,臨江大道、東鵬大道南延線開放通車,西區與南沙、東莞等地銜接緊密,發揮西區在東部交通樞紐的核心引擎作用;同年,夏園大橋、益海嘉里市政道路等項目全面完工,區內道路連線成網、連網成片,形成層次結構分明的現代化交通網絡。
院士領銜進駐,發展新動能加速積聚
據夏港街介紹,今年以來,西區寶潔、安利、美贊臣、吉百利等外資龍頭企業引領了新一輪增資擴產和技術改造,目前正在推動16個增資擴產和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9.1億元,達產產值17億元;27個重點籌建項目總投資187億元,預計總產值519億元。
活動當天,穗港合作創新中心、寶潔護舒寶先進生產線和技術改造等8個啟動項目,益海嘉里華南糧油生產銷售基地、百事產能擴產工程等6個重點籌建項目,華銀健康產業基地、載誠科技生產總部基地等8個竣工投產項目集體亮相,彰顯了西區在廣州產業版圖中作為先進制造業和實體經濟擔當的角色,為穗港智造強勢崛起提供強勁的動力。
此次活動現場穗港合作創新中心項目地塊是地鐵五號線廣州開發區站的上蓋項目,總投資12.81億元,是集試驗、學術交流、研發為一體的產學研綜合體,集聚醫藥醫療企業的總部辦公、藥品研發、試驗、學術交流、技能培訓以及會議中心等綜合性產業全鏈條功能,將打造為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科技流量聚集發展的標桿。
益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是深耕廣州開發區十余載的代表企業。“益海嘉里集團在廣州開發區充分享受到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紅利,核心企業益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多年來產值連續突破百億元。”該司總經理李育表示。
目前,益海嘉里在廣州投資的第二個生產基地已經在西區啟動:華南糧油生產銷售基地項目位于西區西基島,主要為米加工、芝麻油加工、中央廚房及其他綜合食品加工,項目總投資30億元,完全投產后,年產值可達233億元人民幣。
中國工程院院士麥康森領銜的藍色糧倉產業基地項目簽約落地西區,成為活動亮點。項目建設藍色糧倉創新研究院作為產業化載體,以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為突破口,從營養調控、病害防控、海洋資源利用等方面精準助力深遠海養殖。
麥康森院士在會上表示,藍色糧倉是基于我國海洋資源開發提出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項目通過分子營養感知理論和靶向營養技術創新,助力構建以深遠海養殖平臺為核心的海洋牧場,踐行大食物觀,保障食物安全。項目的產品和服務經過多年深入研發,現已廣泛使用,包括湛江的國家863計劃項目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
另一個簽約落地的重磅項目是喬治巴頓汽車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10億元,達產產值80億元。
該項目選址黃埔綜合保稅區內,設立喬治巴頓中國總部公司和產業基地,借助廣州綜合保稅區的政策優勢及國內生產組裝的產業優勢,逐步完成零部件國產化替代。喬治巴頓擁有健全的美國本土生產銷售資質,國際品牌價值具備全球影響力。
此外,程星通信投資2.76億元建設微波通信研發生產基地,主要產品為應用于現行衛星通信及下一代衛星通信網絡的專用及民用微波通信設備。波達通信投資2.5億元建設衛星通信研發生產總部,建立符合微波毫米波通信產品制造特點的全新智能化制造工廠。
本次動員大會的另一重頭戲,是正式發布了《廣州開發區西區企業服務專員制度》,首批75名服務專員在西區461家企業掛工作職責牌,方便企業聯系,并接受社會監督。企業聯絡員和管理者只需將手機對著工作職責牌輕輕一掃,即可聯系上專員。
據介紹,這是西區振興重要的制度創新之一,秉承開發區“一切為了企業、一切為了投資者”《制度》在全國率先探索“有呼必應、無事不擾”工作機制制度化、規范化,實行“一人對接、一口協調、一跟到底”服務模式,暢通政企互動渠道。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