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定制師李宇彤的一天,經常是被客人從世界各地發來的美圖喚醒的,也許是馬爾代夫金色的日出,也許是柬埔寨古老的街景……照片上撲面而來的歡樂氣息告訴她,客人對她安排的旅程是滿意的。盡管坐在辦公室哪兒都沒有去,但那一刻,李宇彤的心跟著客人“飛”向了海角天涯。
提供個性化服務
第一次聽朋友說起旅游定制師這個職業,李宇彤就心動了,“這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制的。我愛玩,又愛與人打交道,這兩點對旅游定制師來說剛好都很重要”。2017年,李宇彤應聘成功,成為6人游旅行網的一名定制師。
旅游定制師與導游有什么區別?很多人問過李宇彤這個問題。“導游是帶你到處玩的,我是給你的旅程做規劃的。”隨著旅游市場的發展,“大路貨”的跟團游已經不能滿足更多更高的消費者需求,他們更想要一種個性化的服務方式——與自己的親朋好友組成小規模的團隊,旅游線路根據自己的偏好設計,吃、住、行、游一切瑣事有人包攬、不用操心,這種方式的出游被稱為定制游。
旅游定制師最重要的工作是,按照客人的需求規劃合理行程。讓客人滿意的定制服務,從事無巨細的溝通開始。“客人想去哪個目的地?大概什么時候出發?帶老人或孩子嗎?有沒有特殊需求,比如必須去哪個景點?”即使都是帶孩子,帶3歲孩子的家庭和帶10歲孩子的家庭,出游需求也各有側重。掌握的信息越豐富,越能夠抓住客人的關鍵訴求,為他們設計出最對路的產品。
“老年人一般喜歡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歷史厚重的景點;親子家庭偏愛動植物保育類活動;年輕人可以重點推薦有體驗性質的項目或網紅消費產品。”與客人一番溝通后,李宇彤在大致的消費畫像上添上個性化“眉眼”,一份客人專屬的定制方案就基本成型。
方案敲定了,李宇彤的工作還遠沒有結束。“行前需要準備哪些材料,目的地的氣候條件、登機接機的注意事項……”對于旅行細節,李宇彤都會在最適宜的時機向客人發出必要的提醒。直到客人平安歸來,她的工作才算畫上句號。
實時更新知識庫
剛成為旅游定制師的李宇彤曾經畫過兩個月地圖。“我主要負責東南亞區域,這個區域的國家有哪些城市、在哪個方位,河流兩岸分別有什么景點,每個城市有哪些主要的酒店品牌……”日子久了,地圖上的信息刻進李宇彤心里。“有的客人提出從一個地點到另一個地點的方案,我馬上提出來,兩個地點不在一個方向,這不是最優路線。”
“在新加坡騎一天共享單車需要多少錢?好吃又便宜的榴蓮可以在哪個市場買到?客人的問題千奇百怪,如果總是回答不出來,說明我還不夠專業。”李宇彤說。
旅游定制師要成為客人“問不倒”的人,知識庫需要實時更新。書本、國內外旅游網站、講座培訓、和同行聊天,李宇彤注重持續學習,就算去外地休假,也會把沿途感受記錄下來。
和這樣的“插曲”相比,旅程中的意外更讓人揪心。“有的剛到目的地,孩子發燒了;有的體驗騎馬,結果摔傷了。這時,旅游定制師因為前期和客人溝通最多,往往成為他們最信賴的人。”李宇彤會一邊安撫客人情緒,一邊調度當地工作人員帶客人去醫院,然后再聯系保險等緊急程序。
“您放心!”是李宇彤經常對客人說起的話。“這是一種承諾,我們總是給客人準備好預案,第一時間提供服務和安慰,成為他們外出旅游的貼心人和‘定心丸’。”
從心出發重細節
“最初找工作的時候,招聘網站上幾乎沒有旅游定制師對應的職位,現在這個職位不僅很常見而且越來越搶手。”李宇彤說。
成為旅游定制師的第6年,李宇彤依然覺得這份工作有意思,甚至超過入行前的想象,“因為每天服務的是各色各樣的人,如何竭盡全力讓他們擁有一個難忘的旅程,是件充滿挑戰性和成就感的事情”。
旅游定制師和人打交道,核心是服務。“現在機器可以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但終究不能替代我們的工作,因為它不懂人情。優秀的旅游定制師不只是規劃線路,還要和客人建立良好的情感聯結。”
“旅游定制師要學會‘看人下菜碟’,千篇一律的溝通方式很難和客人產生親近感。”李宇彤慢慢總結出一套高效的溝通技巧,“和年輕人說話不能太嚴肅,嘻嘻哈哈加上‘表情包’能迅速拉近距離,和老年人這樣溝通肯定不行。”
因人而異的交流只是表面文章,真正走心的服務是從客人角度出發,從細節上關心和體貼客人。“白天工作再忙,我也要抽出時間,找客人方便的時候詢問他們玩得好不好。”“給客人制訂方案,總要告訴他們為什么要做這樣的設計,比如,早班航班出發、下午航班返程是為了讓他們在目的地盡量多玩會兒。”
即使在疫情期間,旅游業面對前所未有的起伏不定,李宇彤也沒想過放棄這份工作。除了發自內心的熱愛,還有一份相信——老百姓對旅游的需求一直都在。消費者對小眾化、個性化、品質化旅游產品的追求給了她憧憬未來的底氣。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