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四屆汽車電子大會在浙江嘉善召開,主題為啟新世紀,引新格局——汽車電子產業十四五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來自中國工程院,歐洲科學院等國內外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工業企業的100多位專家和企業家與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倪光南在2022年第四屆汽車電子大會上表示,RISC—V開源架構能夠很好地滿足需求定義軟件,軟件定義硬件的時代需求,是智能網聯汽車芯片的理想選擇。
倪光南院士建議國內業界抓住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機遇,以開源的RISC—V架構為重點,發展中國汽車芯片產業發揮我國舉國體制,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人才優勢,大力發展壯大RISC—V產業生態,增強RISC—V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能力,通過加大對RISC—V開源社區的投入和貢獻,增加話語權,推動我國智能網聯汽車向更高,更快,更強的水平發展
倪光南院士去年表示,中國可以適當聚焦RISC—V架構發展芯片產業,從而抓住中國芯片產業快速發展的機遇,不受國外壟斷架構的制約,將芯片產業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倪光南院士表示,CPU架構是芯片產業鏈的龍頭,不僅決定了CPU的性能,還在很大程度上引領著整個芯片產業特別是對設計人才培養,EDA,芯片IP庫,應用生態等環節影響很大此外,還影響芯片的生產,測試和封裝最近幾年來,包含微處理器的SoC產品在芯片產品中的占比已經提升到70%以上,可見CPU架構對芯片產業的影響力持續增長
倪光南院士認為,中國芯片產業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有一些企業在行業內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市場上多種國產CPU架構并存但是,從長遠來看,主流CPU架構具有很強的壟斷性未來世界市場的主流CPU將被x86和ARM壟斷,這兩家都是美國公司的產權所以中國現有的多種CPU架構并存的格局很難獲得競爭優勢,所以中國的芯片產業最終擺脫受制于人的局面還是很難的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