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自然資源廳8日發布消息稱,湖南規劃建設湘江科學城,重點推動形成原始創新,科技產業,人才聚集,平臺資源的制高點,打造引領中部,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科學高峰和科學高地。
日前,湖南省人民政府審議通過了湘江科學城概念性規劃規劃顯示,湘江科學城規劃選址充分借鑒北京懷柔,上海張江等科學城規劃建設經驗,遵循科技基礎好,生態背景好,交通區位好,用地條件好,配套環境好的五好原則地處湘江西岸科技走廊,毗鄰湘江西岸,北起長治高速,南至白云路,滬昆高鐵,九照東路,西起黃橋大道,富林大道,興華路,東至瀟湘大道,面積約145.5平方公里
依托自然景觀格局,湘江科學城規劃布局形成一軸兩帶六組團八區的空間格局一軸以科技大道為基礎,打造東西向延伸的科技主軸,兩帶沿湘江,潭州大道,河西快線形成科教產融合創新帶,長潭西高速以西從智能網聯片區到湘潭大學城形成高新技術產業創新帶,六大群分別是智能制造產業創新區,科教融合示范區,前沿科學創新區,產學研融合創新區,成果轉化區和戰略產業集聚區,八區是智能網聯,觀音港科技孵化中心,湘江實驗室,大學科技港,總部創新中心,興隆湖創新中心,國際人才小鎮,科技展示交流中心
加強基礎研究,突出原創性,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湘江科學城還體現了四個結合的發展特色。
一是堅持高端,前端,前沿相結合瞄準高端平臺,積極布局國家戰略科學裝置,重點實驗室,檢驗檢測中心,R&D基地等一批高端科研平臺第二,堅持科技與科技相結合以科學為核心,構建基于信息技術的原始創新重要載體,適度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提升科技前沿領域原始創新能力第三,堅持形式,格式,質量相結合第四,堅持宜居,產學結合以綜合服務功能為重點,提供更有溫度和質感的公共服務,打造生態優美,生活舒適,產城融合的宜居城市環境
高標準高質量規劃建設湘江科學城,是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高科技創新高地’的關鍵一環,也是加快形成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動力源湖南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充分發揮湘江科學城的作用,必將帶動整個中部地區的科技水平躍遷,對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促進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