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120Hz的高刷新率,還是屏下攝像頭,還是折疊屏,雖然近幾年手機廠商和供應鏈企業在手機屏幕上玩了很多新花樣,帶來了一些新技術,但這些賣點現在似乎已經趨于平靜,成為新常態。
伴隨著這些新技術的快速增長,手機的AMOLED屏幕行業陷入了產能過剩和利潤下滑的困境,行業領導者開始降低出貨量預期。
2021年,蘋果,三星,小米,OPPO,vivo,榮耀,幾乎所有手機廠商的旗艦手機都采用了高端AMOLED屏幕,AMOLED在智能手機中的滲透率超過三分之一國內屏幕廠商也抓住機會,依靠本土市場的旺盛需求和自身的價格優勢,逐步縮小與韓國巨頭的技術和產能差距
但即便是這樣曾經風靡一時的AMOLED技術,如今也成了燙手山芋,甚至賣不出去亮眼的創新很難找,產能高也讓屏幕廠無心插柳手機屏幕的賽道真的結束了嗎廠商如何尋找新的增長點這里有什么新的故事要講嗎
接下來,在小小的手機屏幕上,我們能期待什么。
01.2022年移動AMOLED失寵
AMOLED是有機發光二極管的一種,比傳統的液晶屏顯示效果更好,功耗更低近兩年來,AMOLED幾乎成為高端旗艦智能手機的標配
不久前,國內有機發光二極管一哥BOE突然大幅下調了柔性有機發光二極管屏的出貨量目標,從1億塊降至8000萬塊,降幅約20%。
此前,BOE已經進入蘋果iPhone 14屏幕的供應鏈不知此次調整是否與iPhone 14標準版銷量低于預期有關iPhone 14 Pro系列屏幕由三星獨家供應,BOE一直沒能分得一杯羹
IPhone 14和iPhone 14 Plus
在與業內人士的交流中我們知道,雖然表面上看,越來越多的廠商采用了國產有機發光二極管屏幕,但實際上,在手機的AMOLED領域存在明顯的降價情況,屏幕廠商不賺錢。
當然,客觀來說,賺錢是肯定的,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為什么會被低估我們很自然的會認為供求關系出了問題,事實就是如此
事實上,僅今年上半年,智能手機AMOLED屏幕全球出貨量同比下降超過10.5%,出貨量約為2.78億片。
現在業內手機銷售遇冷已經成為常態即使蘋果和華為兩款重量級旗艦手機發布,也只是在平靜的湖面上激起水花,卻很難形成改變流向的波浪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曾經是國內屏幕廠商重要的AMOLED屏幕客戶大客戶華為手機業務疲軟,導致訂單缺口較大
另一方面,有機發光二極管一直是各屏廠重點推進的技術方向最近幾年來,生產線迅速擴大,以提高生產能力突然需求驟減,產能過剩不可避免
原有客戶沒了,自然會有拓展新客戶的需求但在產能過剩,需求不足的情況下,終端廠商降價是必然的一位接近屏幕制造商的人士告訴知止
那么,有機發光二極管目前的產能是多少呢公開數據顯示,全球AMOLED月產能約為168萬片如果簡單按照6代線切割200塊左右的6.7寸手機屏幕,全球每月可以生產3.36億塊左右的手機AMOLED屏幕
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僅為2.87億部左右也就是說,全球手機市場可能消化不了滿負荷生產一個月的屏幕,供需比約為3.5:1
雖然這個計算有點粗糙,但是可以直觀的看出AMOLED產能確實過剩。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志東,今年國內廠商擅長的大尺寸液晶產業不景氣,有機發光二極管面臨滯銷雙重作用下,屏幕廠商下一季度的財報可能不會太好
02.有機發光二極管出局了蘋果為你創造了一個新的賽點
面對目前國內屏幕行業的困境,供應鏈廠商和終端廠商都在積極尋找新的機會。
由于手機上的這個小屏幕無法播放,很多廠商都將目光投向了中大型有機發光二極管產品,如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等。
制造商通常稱這種有機發光二極管產品為IT有機發光二極管。
你為什么對這種有機發光二極管屏風感興趣核心是有潛在的大客戶可以用這個大客戶不是別人,正是科技巨頭蘋果
從Omdia預測的一張蘋果有機發光二極管屏幕迭代路線圖可以看出,未來蘋果的iPad,MacBook,iMac三條極其重要的產品線都將逐步采用有機發光二極管屏幕。
蘋果IT OLED面板路線圖
去年第三季度,蘋果售出了782萬臺MAC和1470萬臺iPad這個規模不可小覷
之所以是潛在客戶,是因為蘋果會不會用,什么時候用,用誰的屏幕,還是要看具體的技術成熟度和產能。
目前,從韓國的傳統有機發光二極管巨頭三星,LG到中國的BOE,TCL華星,維信諾,天馬,都在積極推進相關技術的布局。
有機發光二極管屏幕已經在手機中使用多年,但在平板電腦,電腦,顯示器等中型領域并不常見一方面,這些設備往往針對生產力場景,對有機發光二極管技術有新的要求和考驗
能否保證有機發光二極管屏的壽命,能否解決燒屏問題,或者在材料,成本良率等方面能否達到新的標準等等,都是有機發光二極管科技面臨的挑戰
雙層有機發光二極管技術是大多數主流廠商選擇的R&D方向簡單來說,雙層串聯就是通過使用兩層有機發光二極管發光材料,使得屏幕的亮度更高,壽命更長,同時在相同亮度下可以保證更低的功耗
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在屏幕結構設計,電路,驅動芯片,量產工藝,良品率等方面還有很多難點需要解決。
雙層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單元層次結構示意圖
業內資料顯示,蘋果設計了雙層系列有機發光二極管屏的驅動芯片,有機發光二極管結構和電路,交給三星和LG開發量產技術業內普遍預測,2024年左右,我們可以看到蘋果的iPad,MacBook等帶有有機發光二極管屏幕的產品上市
根據消息顯示,三星和LG都已經開始了相關技術的研發,而在國內,已經進入蘋果供應鏈的BOE也在研發相關技術目前已經進入量產階段根據BOE的財務報告,這種雙堆疊系列有機發光二極管結構可以使屏幕亮度增加一倍,產品壽命延長四倍用在智能手機上,可以降低30%左右的功耗
可以看出,在有機發光二極管細分的一些新興領域,國產廠商與三星,LG等行業龍頭相比,基本追平了R&D的進步。
不管雙層系列有機發光二極管技術是否會在消費電子產品的屏幕領域掀起新的革命,但很顯然,有機發光二極管科技可以繼續探索的方向還有很多。
03.在手機的方寸屏幕之間,我們能期待什么。
全球有機發光二極管下游應用中,智能手機占比接近90%可以說,AMOLED屏幕在智能手機上的廣泛使用,帶動了整個有機發光二極管產業的發展
在智能手機深度疲勞的今天,有機發光二極管技術的滲透重點已經逐漸轉向中大尺寸,并向平板,電腦,電視等領域轉移。
那么,在手機這塊小屏幕上,我們還能期待新的顛覆性體驗嗎。
在和很多業內人士交流后,我們發現雖然機會還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想要有顛覆性的視覺體驗,可能不會局限于一部手機。
先說機會顯然,前幾年流行的屏下拍照技術還不夠成熟雖然三星,小米,中興都推出了幾代屏下拍照手機,但拍照效果還是差強人意
經過各廠商在屏幕材質,結構,電路設計上的幾輪迭代,屏幕透過率低的問題仍未得到實質性解決。
一位從事3D視覺行業的人士告訴知止記者,蘋果并不急于在iPhone中應用屏幕拍照技術,這與其拍照效果不理想有很大關系對于蘋果來說,一個完美的體驗比一個看起來很創新的賣點更重要
除了讓屏幕更漂亮,讓屏幕更健康環保也是廠商優化的重點方向,比如如何通過PWM高頻調光讓屏幕更養眼。
說到環保,各種節能技術也成為屏幕領域的新看點未來消費電子產品的元器件小型化,薄型化,低功耗化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三星最新的折疊屏旗艦手機Galaxy Z Fold4上,有一項被很多人忽略的黑科技三星將其命名為生態有機發光二極管加技術
簡單來說,這項技術使用新型彩膜材料取代有機發光二極管屏幕中的關鍵偏振鏡,使屏幕的透光率達到68%,而屏幕的功耗不到普通有機發光二極管屏幕的一半。
也有國內制造商正在開發類似的技術,如天馬的CFOT技術其原理是用CFOT代替有機發光二極管的偏光片,使透光率提高30%,同時面板功耗降低25%以上
總的來說,手機屏幕領域還有一些技術需要打磨和成熟但是,如果想要顛覆性的視覺交互體驗,我們的目光可能要從手機的平面世界轉移到3D世界,也就是元宇宙
最近,根據行業信息,蘋果要求韓國三星和LG為VR/AR產品開發新的硅基有機發光二極管屏幕,硅基有機發光二極管每英寸的屏幕像素達到了驚人的3500PPI。
要知道,目前主流的27寸4K顯示器每英寸像素只有163PPI。
韓國零部件行業的一位負責人表示,蘋果希望開發出一種能給人視錯覺沉浸感的技術簡單的理解就是讓虛擬世界看起來更真實
早些時候,郭明曾透露,蘋果首款MR頭顯上的有機發光二極管屏幕將由索尼獨家供應這次蘋果引入了另外兩大巨頭三星和LG,無形中給索尼增加了壓力
蘋果iPhone X曾經開啟了主流智能手機的有機發光二極管時代,而五年后,蘋果能否用一款驚艷的產品進入元宇宙時代,帶動屏幕產業走向下一個關鍵節點,答案離我們并不遙遠。
04.結論:一個屏幕的故事還遠沒有結束。
尺寸不斷增大,像素不斷提升,刷新率從60Hz提升到165Hz,離屏拍照,柔性,LTPO等各種新技術不斷發展短短幾年時間,手機的AMOLED屏幕從野蠻生長走到了今天的瓶頸期,突破瓶頸或許會迎來新的開始
都說互聯網要從二維變三維現在大屏廠商也在積極研究各種AR,VR產品使用的顯示屏或許屏幕大戰的焦點很快會從移動互聯網時代轉移到元宇宙時代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