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幾天舉行的2022羊城醫學領袖大會暨一帶一路羊城國際醫院合作論壇上,肇慶懷集代表在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國內省市的近800名醫院管理者面前,做了關于縣域醫療社區建設的經驗報告在本次國際論壇上,懷集醫療界的改革受到了關注和認可
最近幾年來,肇慶懷集按下了衛生事業發展的快進鍵,掀起了大規模的建院潮,深化了醫療衛生領域的改革,重新組建了以懷集縣人民醫院為總醫院的醫療共同體,既提高了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又調動了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增強了群眾的就醫獲得感,實現了雙贏。
繼續推進醫院建設。
4家醫院新增床位2204張。
在懷集縣人民醫院新院施工現場,記者看到門診樓,醫技樓,住院部等主體建筑已經封頂,進入內部裝修階段。
懷集縣人民醫院作為懷集縣唯一的綜合性醫院,現在占地只有17畝,建筑面積只有4萬多平方米經營場所已不能滿足日常需要
縣內其他醫院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懷集縣第三人民醫院承擔著全縣及周邊縣400多萬人的精神疾病診療任務,但占地不到20畝輝縣市中醫院和婦幼保健院分別占地僅2.1畝和2.3畝,且均位于老城區
空間有限是老城區醫院面臨的普遍問題異地搬遷成了他們破局的共同選擇懷縣衛生健康局黨委書記錢強說
根據設計,懷集縣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第三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中醫院新建項目分別占地162畝,80畝,66畝,53.02畝,66畝,總面積是老醫院的8.35倍,總建筑面積29.25萬平方米,是現在的3.26倍。
"更大的空間意味著更充足的醫療供應和更好的醫療服務."薊縣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徐鳳海說,新院建成后,可以有效解決醫療用房和床位不足等問題。
按常住人口80.52萬計算,懷集縣目前各類醫療機構床位3756張,每千人床位數僅為4.67張,達不到一個健康縣規定的5.4張床位的要求,需新增床位592張。
懷縣婦幼保健院,第三人民醫院,中醫院新院,縣人民醫院感染樓今年投入使用,縣人民醫院新院2023年投入使用屆時將新增床位2204張,有效填補床位缺口
就懷集而言,這場醫院建設潮不僅要完成量的積累,更要實現質的飛躍。
薊縣人民醫院醫聯體總醫院院長,縣人民醫院院長何志新介紹,新院一期建成后,將配置1500張床位,1000個停車位,并設置急救,胸痛,外科,微創手術,腫瘤科,康復科等中心未來可以承擔很多老醫院目前無法承擔的治療任務
盤活縣域醫療衛生資源
分行醫療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縣醫院硬件水平逐步提升,為懷集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奠定了堅實基礎2020年5月,懷集組建縣人民醫院,中醫院兩個縣域醫療共同體,努力盤活縣域醫療衛生資源
在此基礎上,今年懷集成立了由縣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和一個縣醫療社區管理委員會,重新組建了懷集縣人民醫院1+19+N縣醫療社區,以懷集縣人民醫院為總醫院,19個鄉鎮衛生院為分支機構,各鎮轄區內的村委衛生站為成員單位。
懷縣人民醫院醫聯體實行結對幫扶綜合醫院領導班子和骨干成員制度,在日常運行,人事管理,內部科室和崗位設置,績效考核,收入分配,職稱評定,聘用等方面擁有自主權,在行政,人事,財務,質量,醫療設備,信息系統等六個方面實現統一管理。
懷縣人民醫院先后設立了創傷救治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胸痛中心,中風中心等,并有完善的危重病診療體系,具備腫瘤介入,心血管介入等手術條件
基層分行的綜合實力逐步提高在總醫院的技術援助下,冷坑分院正在籌建血液透析科,新生兒科和消化內鏡科,可開展CT影像檢查,PCR核酸檢測,胃鏡檢查和血液透析
改革后,懷集基本形成了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分院醫療服務能力明顯提升,醫療界整體醫療成本降低,縣醫院工作壓力大幅減輕
今年上半年,醫療社區分院門診人次增長13.13%,住院人次增長52.73%。
懷集通過醫療共同體建設,努力實現‘縣級醫院主導作用更加突出,鄉鎮衛生院健康持續發展,財政負擔壓力減輕,醫保基金得到有效充分利用,醫務人員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就醫獲得感更加明顯’六大改革成果懷縣衛生衛生局相關負責人說
醫療資源向基層傾斜
93.34%的村衛生站能提供中醫藥服務。
如果說醫療社區建設是最后的關鍵一招,那么鄉鎮醫療機構的升級改造早已在全縣鋪開。
最近幾年來,懷集縣完成了18個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新增建筑面積31560平方米,全縣301個行政村按標準建成村級衛生站263個,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
自2021年5月起,懷集計劃每年投入5600萬元增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入今年懷集在職醫務人員預計收入同比增長13.7%
信息化建設方面,懷集縣三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完成系統對接,實現數據交換,21個初級保健中心的遠程診所工作站和遠程醫療綜合會診車已經投入使用通過智慧醫療的信息化建設,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傾斜
伴伴隨著醫療資源同步的,還有人才2019年以來,懷集通過實施全市千人強基計劃,引進基層醫療衛生特殊緊缺的本科及以上學歷全日制人才78名,引進人才實行縣招縣管,縣鎮共享
2021年12月,懷集縣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如今,懷集鄉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設有中醫門診,97.34%的村衛生站能提供中醫服務
今年上半年,懷集17個鄉鎮衛生院中醫會診12.24萬人次,占比46.62%,兩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患者1.41萬人,占65.86%全縣村級衛生站中醫診所10.6萬個,占44.4%
聲音
肇慶市懷集縣衛生衛生局局長陳應國:
縣域醫療社區建設
提高人民群眾的就醫感。
今年,肇慶市懷集縣深化醫療衛生領域改革,重新組建了以懷集縣人民醫院為總醫院的醫療共同體,初步形成了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醫療服務新格局。
薊縣衛健局局長陳應國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要以縣域醫療共同體建設為抓手,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實行分級診療制度,提高縣域到縣域人民群眾的就醫獲得感。
南方日報:今年,懷集縣深化醫療衛生領域改革,重新組建了以懷集縣人民醫院為總醫院的醫療共同體這對懷集的衛生健康事業有什么意義
陳應國:建設縣域醫療社區是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關鍵舉措。具體來說,它有以下四層含義:
一是便于懷集縣在縣級統籌,解決基層醫療機構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管理,人才,技術,業務發展的瓶頸和困境,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和焦點問題。
二是可以發揮懷集縣人民醫院的龍頭作用,提高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衛生服務管理能力,更有效地實施分級診療制度,從縣級到縣級。
三是通過醫療質量的同質化和一體化管理,為群眾提供更加經濟,優質,便捷的一體化醫療衛生服務,逐步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鎮,大病不出縣的改革目標。
第四,通過縣人民醫院醫療共同體,發揮績效考核的杠桿,激勵和約束作用,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調動職工積極性,激活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源頭活水,促進公立醫療機構良性發展。
南方日報:經過近半年的實踐,懷集縣人民醫院醫療共同體建設取得了哪些成績。
陳應國:通過專家下沉和臨床教學,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形成了分工協作,規范高效的縣,鎮,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2022年上半年,醫療社區體內轉移數量同比增長11.62%,轉賬筆數同比增長41.88%2022年一季度,全縣住院率達88.1%,居肇慶首位
醫聯體分支機構的醫療設備由總醫院統一管理,藥品采購清單統一,解決了基層藥品短缺的問題實施醫療設備統一采購以來,藥品和醫用耗材采購成本下降了30%左右,為進一步降低醫院運營成本奠定了基礎
南方日報:2021年12月,懷集縣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這給群眾帶來了什么好處
陳應國:一是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中醫藥服務所有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提供6大類15種以上中醫適宜技術方法
二是防病服務能力不斷提升通過成立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隊,開展65歲以上老人和0 ~ 36個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努力讓群眾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
三是落實中醫藥扶持政策,中醫藥總費用占住院總費用的20%以上,支付比例再提高5個百分點,減輕了患者就醫經濟負擔。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