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燃料價格居高不下,發電企業成本壓力上升美聯社記者從GCL能源獲悉,該公司加快新電力系統布局,通過調整蒸汽和發電產能結構,有效緩解成本壓力
中報顯示,GCL能科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0.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7億元其中,公司清潔能源占比進一步提升至9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天然氣,煤炭等燃料價格持續高位運行,但電價沒有與燃料價格變化保持聯動,電力行業普遍承受巨大成本壓力,盈利能力下降。
美聯社記者從GCL能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通過增加原材料的精細化采購等方式穩定了價格,并不斷擴大熱用戶積極爭取供熱價格和電價政策,以消化成本壓力上半年公司營業成本約41.4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59%
費志告訴財聯社記者,公司優化熱電聯產機組運行方式,調整蒸汽和發電容量結構,有效緩解成本壓力,另一方面,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全力保障用電高峰需求,提高高燃料成本下的可持續盈利能力。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并網總裝機容量3807.24MW,以熱電聯產和風力發電為主的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升至91.27%其中,風電并網裝機容量862.1MW,比去年底增加近30MW
美聯社記者從GCL—能源獲悉,2022年計劃收購火電項目指標且獲批規模超過400MW,新能源開發能力2gw,建設規模超過540MW,生產規模超過280兆瓦。
換電業務方面,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公司換電業務穩步推進,在建換電站超過100座。
公告顯示,公司已建成18座乘用車電站和13座商用車電站,此外,還完成了11款自主研發的重卡,輕卡,乘用車的公告,11款電站設備,4款充電設備,9款整車平臺的對接開發,完成無人值守,數字營銷模塊,車輛調度平臺,電池智能策略模型等功能的開發上線。
費志告訴財聯社記者,上半年汽車產業鏈整體受疫情影響較大,新能源物流車滲透率承壓,包括車企和電池廠的采購供應,但要全力完成總體目標。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