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的《2022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21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達到4690億元,比2020年增長16.29%。
工業總產值中,31%來自芯片,器件,軟件,導航數據,終端設備,基礎設施等與衛星導航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且69%來自衛星導航應用和服務帶動的相關產業
面向全球提供服務的北斗三號系統建成近兩年,應用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
北斗擁有超過12億個終端。
目前,世界上有四大全球定位系統,即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美國的GPS系統,歐洲的伽利略系統和俄羅斯的GLONASS系統。
日本也在建設QZSS衛星定位系統,但這個系統只是一個增強系統,其基礎仍然依賴于GPS,通過QZSS衛星增強日本和亞太地區的信號。
我國北斗系統建設分為三個階段: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號系統,為我國提供服務,2012年底,建成北斗二號系統,為亞太地區提供服務,2020年,北斗三號系統正式建成,向全球提供服務。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余顯成表示,自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系統建成以來,北斗系統應用深度和廣度持續拓展,已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目前,北斗系統已經在工業和大眾消費領域得到大規模應用,在一些關鍵領域是必不可少的項目
白皮書數據顯示,到2021年底,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已超過12億臺/套當然大部分都是智能手機僅2021年,中國就有3.24億部智能手機支持北斗系統,占當年總出貨量的94.5%
除了手機,北斗系統在交通領域的應用最為廣泛目前,超過780萬輛道路車輛安裝了北斗定位系統設備,超過500萬輛自行車共享汽車安裝了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大量車輛導航系統也支持北斗系統
此外,北斗系統在公共安全,救災減災,農林牧漁,城市治理等行業以及電力,水利,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也逐漸形成了深度和規模化應用。
全球定位系統具有時空功能,不僅提供定位,還提供授時服務目前,金融系統和電力監管已實現北斗授時100%覆蓋
北斗帶來的產業鏈機遇
北斗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空間段是天上的衛星,地面段是一系列運營管理設施,用戶段是各種終端產品和應用
衛星導航和位置服務發展多年,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市場中國導航副總裁胡偉告訴界面新聞,目前更多的是基于原有的GPS等系統,再加上北斗系統的信號,新的應用領域并不多
有些行業是伴隨著科技發展而出現的新領域,比如自動駕駛在3G/4G網絡時代,傳輸速率限制了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5G的到來為自動駕駛傳輸數據提供了基礎這期間是北斗系統的快速發展階段,可以為自動駕駛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導航,兩者相輔相成
胡偉說,現在民用定位設備基本都是多模的,可以接收北斗系統和GPS等其他定位系統的信號,增加定位精度目前北斗市場的發展主要是以正常的產品升級為主,很少采購專門針對北斗系統的新產品
但在產業鏈上,北斗系統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會。
胡偉告訴界面新聞,在北斗系統建成之前,國內測量領域使用的是另外三種全球定位系統,芯片也是從國外進口的到2012年北斗二號系統建成時,中國測量導航的產品中已經加入了北斗信號,也采用了國產芯片和板卡胡瑋煒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白皮書數據顯示,到2021年底,國產北斗兼容芯片和模塊銷量已超過2億片,季度出貨量超過1000萬片。
在過去,由于成本的原因,GPS在一些領域沒有得到廣泛應用現在北斗系統被廣泛應用,推動行業發展
雖然名字里帶北斗的公司有上萬家,但胡偉說,真正從事厘米毫米級高精度定位的公司并不多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厘米級高精度芯片,模組,板卡年內總出貨量約120萬片主要應用場景包括無人機,農業機械自動駕駛,智能建筑,測繪儀器,智能網聯汽車等
說到智慧或智能,比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必須要求精確的位置和空間服務未來,我們將進入智能時代從這個維度來看,定位導航服務的市場機會非常大胡偉說
白皮書提到,十四五期間,國家將大力推進北斗在能源,通信,金融,民航,鐵路,水運,衛生,健康等重點行業的廣泛應用和深度融合,推動北斗在公共領域和互聯網位置服務的應用拓展,真正實現北斗應用服務的規模化和市場化發展。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