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曾毓群:盡快推動國內鋰資源保供穩價,加強鋰電池知識產權保護)
證券時報兩會報道組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將結合自身在新能源領域的長期觀察,提交4份提案,分別為《關于參照抽水蓄能建立新型儲能容量電價機制的提案》《關于加快我國電池碳足跡研究并建立中歐互認機制的提案》《關于盡快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國內鋰資源保供穩價的提案》《關于優化大容量鋰電池道路運輸管理體系,助力新能源產業健康發展的提案》。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在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曾毓群也將提案建議的核心鎖定在儲能和鋰電池板塊,呼吁加快電化學儲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并加強對鋰電池知識產權的保護。固定收益和募資項目進度不及預期;下游新能源汽車銷量未達到預期;電池價格下跌幅度超出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技術變革等。
曾毓群表示,當前,以電化學儲能為主的新型儲能技術具備多重優勢,是業內公認的最有發展前景的儲能技術路線,但其發展也面臨著各類屏障和隱性壁壘曾毓群建議,可參照抽水蓄能的容量電價政策,為儲能行業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發展環境
促進各類儲能健康發展
在我國雙碳目標正式確立后,國內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動力更加充足尤其是十四五規劃中,更是明確提出要聚焦新能源產業發展
曾毓群認為,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新能源在能源體系中的占比會逐步提高,而新型儲能和抽水蓄能則是保障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支撐。
根據消息顯示,電化學儲能指的是以鋰電池為代表的各類二次電池儲能相比抽水蓄能等機械儲能,電化學儲能受地形等因素影響較小,可靈活運用于發電側,輸配電側和用電側
以電化學儲能為主的新型儲能技術具備毫秒級快速響應和雙向調節的優勢,且建設周期短,可提高電網事故快速恢復能力,曾毓群表示,伴隨著電化學儲能技術的快速進步,該技術被業內視為最有發展前景的儲能技術路線。
最近幾年來,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動力電池企業紛紛瞄準了儲能板塊,或研發儲能設備,或聚焦于儲能系統,或提供整體的電化學儲能方案動力電池企業的積極步伐,在儲能產業內掀起了一波投資熱潮
不過,盡管不少動力電池企業已積極擴大在儲能板塊的投資,但目前這條技術路線的推進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礙曾毓群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目前電化學儲能產業投資規模較大,回收周期長,并不利于產業的快速擴張在他看來,容量電價是促進儲能產業健康發展,提升儲能電站綜合效益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目前,針對抽水蓄能國家已經出臺了容量電價機制,但對于發展空間更大的新型儲能,卻無法同等享受容量電價政策,這會影響電化學儲能的發展速度和質量,曾毓群表示,應盡快破除制約儲能市場競爭的各類障礙和隱性壁壘,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發展環境,促進各類儲能的健康發展。。
加快電池碳足跡研究
就像走路會留下腳印一樣,企業機構的各類活動,人們的日常行為等,均會伴伴隨著碳排放,留下碳的腳印而在碳中和目標的指引下,對于碳足跡的計算,追蹤以及補償或消解,則成為了一項至關重要的課題
曾毓群表示,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電池毫無疑問是最關鍵的部件目前歐洲各國均將電池納入了多個戰略規劃中,并制定了相關的配套法規,尤其是歐盟,正在加快制定《歐洲電池法》,其中便包含了對電池碳足跡的管理,核查等
我國在電池技術,制造和產業鏈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但在電池碳足跡核算標準與方法論方面存在空白曾毓群認為,我國也應該盡快啟動電池碳足跡標準和方法論的研究,建立產品碳排放管理體系,參與到全球碳中和規則制定中,推動與歐盟建立電池碳足跡管理互認機制
曾毓群告訴證券時報記者,電池碳足跡涉及從上游原材料礦產開采到報廢回收環節的全生命周期歐洲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已成為中國重要的電池出口地區,與歐洲實現電池碳足跡互認后,將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出口,進一步增強國際影響力,這對于確保我國電池領域全球競爭力十分重要
除了高度關注儲能產業和電池碳足跡的研究,曾毓群對于寧德時代長期深耕的鋰電池產業也提出了相應的建議當前鋰資源供需形勢嚴峻,行業發展面臨很大挑戰他建議,應加快國內鋰資源勘探開發,保障供應鏈安全,同時加強自主創新和科技攻關,提升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水平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