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國際能源署署長比羅爾將歐洲能源危機爆發的原因歸咎于俄羅斯他表示,在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局勢加劇之際,俄羅斯天然氣流向歐洲的量在下降
比羅爾表示:歐盟目前的天然氣庫存存在赤字很大程度上是由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所造成的盡管天然氣市場價格高企,但該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量依然同比減少了25%,并且在其他出口商推高現貨銷售量的同時,該公司卻減少現貨的銷售
比羅爾還指出,盡管它旗下的設施只占歐洲大陸總天然氣庫存設施容量的10%,Gazprom要為歐洲一半的庫存赤字負責此外,盡管Gazprom正在履行其與歐洲的長期合同,但比羅爾表示,盡管Gazprom的長期合同價格遠低于當前的現貨價格水平,但該公司依然減少了在歐洲的現貨天然氣銷售量比羅爾補充說,相比與歐盟的天然氣貿易,俄羅斯向中國提供的天然氣量則超出了合同承諾同時,他也認為,歐洲國家在這場能源危機中也并非完全沒有責任,因為整個歐洲大陸并沒有充分重視天然氣庫存量對其天然氣供應的重要性
與此同時,gazprom主導的北溪2號管道已準備好投入運營,不過天然氣可能還需六個月后才能開始輸送。
此外,由于節能減排的要求,我國燃煤電廠建設放緩,電力需求增速快于電力供應增速。2021年上半年,用電量和發電量分別增長12%和17%。電力投資同比增長8%。但非化石能源發電投資占電力投資的90.1%。中國煤炭產量的增長也相對緩慢。2021年1-8月原煤產量20億噸,同比增長4%,較2019年同期增長2%,兩年平均僅增長1%。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