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結論:
馬棕基本面偏緊,供應問題或將得到改善,2021年度降雨充足,為2022年度新作種植奠定良好基礎,為阻礙復產的關鍵所在勞工缺口有望得到彌補。
美國大豆豐產已成定局,關注美豆新季作物,目前增面積的預期較強,對新年度美豆存高產預期,有一定的利空預期。據央視新聞報道,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主任漢斯·克魯格20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根據目前歐洲的新冠疫情發展態勢,若不采取緊急防疫舉措,到明年3月,歐洲或將有50萬人死于新冠肺炎。
2021/22年度巴西大豆基本播種完成,目前正經歷著拉尼娜帶來的極端天氣的影響,但目前的干燥還未對南美作物生長帶來太大問題,仍存有變數。
油菜籽生長期內受到了持續干旱的天氣影響,加拿大優先保證本國壓榨,大幅減少菜籽出口源頭過低的產量,而低產的影響將帶來供應的絕對緊張
總結:目前處于多空博弈階段,但基本面在向寬松轉變的過程中,且預期利空影響較大,或將結束兩年牛市,棕櫚油領跌。
一,行情回顧
2021年棕油領漲油脂市場,油脂整體延續2020年牛市行情,其主要原因分為以下幾點1.由于全球疫情影響導致馬來西亞勞工短缺,產量同比2020年有所下降,勞工恢復速度偏慢2.印度降稅增加進口,棕油供需環境較好,庫存持續偏緊3.加拿大干旱持續造成菜籽超預期減產,且國內菜系庫存偏緊,拉動油價上行豆油為三大油脂內最弱的,21年美豆豐產,豆油供應壓力增大,且南美豐產預期,預估數值1.44億噸創記錄但油脂在價格高位下,受市場情緒影響波動加劇
第一季度:1月由于南美降雨較好,天氣炒作預期落空,回吐此前天氣利多炒作的影響但階段性供需錯配推動國內油脂在節后高開持續上漲至3月中旬
第二季度:不利天氣和生物燃料需求的增長加劇國際豆油市場供應緊張美國生柴摻混用量占比的增加使美豆05合約一度出現極端上漲行情,傳導國內油粕均受美豆成本抬升推動上漲至5月中旬初且發改委商務部等多部門發聲嚴控大宗商品過度投機炒作,但伴隨著馬棕產量的增加,以及南美大豆之中上市,國內的宏觀政策調控,導致油價有所回落
第三季度:在北美干旱預期強化,USDA報告利多,東南亞疫情反復,印度征稅調整等利多刺激下,油脂再度上漲后續8月棕櫚油季節性增產且出口偏低,價格出現部分回調
第四季度:供需基本面成為四季度主要影響因素,價格持續上漲,但伴隨著北半球大豆,菜籽,葵籽進入收獲季且國內頒布價格法,針對黑色板塊強勢調控,豆油拋儲傳言下,國內油脂此階段波動也異常劇烈,自高位震蕩回落同時受新冠肺炎病毒變異以及原油下跌影響,市場恐慌情緒較重,馬來外籍勞工遲早恢復預期增強,油脂開始進入多空博弈階段,國內外油脂盤面出現大幅回調
二,全球棕櫚油供求分析
棕櫚油是全球第一大貿易油脂,受勞工短缺及極端氣象災害的影響,2019年,2020年全球棕櫚油產量沒有增加,其中印尼呈現增產,馬來西亞減產USDA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2022年度全球棕櫚油產量預期為7653.8萬噸,環比提高367.2萬噸,增幅為5.04%,主要是印尼和馬來西亞分別增加100萬噸和184.6萬噸同時,全球棕櫚油消費量預期為7485萬噸,較上年度提高156.5萬噸,增幅為2.14%另外馬來西亞油棕樹種植面積很難再大幅增加,印尼面積增速也放緩,疊加樹齡結構老齡樹占比增高,且新樹翻種計劃拖延,全球棕櫚油產量增速疲軟,后續需要逐步完成新樹翻種或才能看到新的增產活力
圖1:全球棕櫚油供需平衡表
圖2:全球棕櫚油產量
圖3:全球棕櫚油出口
圖4:全球棕櫚油工業消費
圖5:全球棕櫚油期末庫存
三,馬來西亞棕櫚油供求分析
馬來西亞雖然是第二大棕櫚油主產國,但數據相對透明,期貨交易活躍,具有定價權,棕櫚果的產出也是具有一定季節性的,2021年度除了自然產量下降之外,受拉尼娜影響,東南亞多雨,減少收割作業時間,也導致產量下降可以看到2021年度減產周期的產量比2017年,2018年等正常年份的產量要低很多,但比2015,2016,2019,2020等受災年份的產量要高,尤其是對比同受拉尼娜多雨影響的2020年,2021年減產幅度稍顯不及預期,盤面也因此失去了創新高的動力,而呈現筑頂回落但2021年度降雨充足,為2022年度新作種植奠定良好基礎據研究表明,降雨量對鮮果串單產具有一定滯后性,即前6—10月的降雨量影響當期單產從2021年的降雨情況來看,前10個月每月的降雨量基本處于十年均值以上,且月度累積量也處于近四年最高位并且市場已開始顯現出馬棕2022年增產的預期,USDA報告中馬棕2021/22產量數據為1970萬噸,油世界則預計馬來會增產100—110萬噸UOB認為勞工短缺非短期內就能解決的問題,保守估計預計2022年增產50—70萬噸,預計在2022年第二季度末左右開始累庫目前看來,馬來復產預期強烈,但還需持續關注,后期能否復產亦是后期關注重點另外多重干擾因素有望改善馬來當地疫情已經有多改善,每日新增數量已從2.5萬的高位下落至五千,且全馬有近4/5已完成疫苗接種,這也將有利于種植園的正常運作另一方面,作為阻礙復產的關鍵所在勞工缺口也有望得到彌補馬來西亞政府2021年12月10日宣布,當日舉行的內閣會議同意所有已獲準領域重新向外籍勞工開放2020年和2021年受到疫情影響,勞工短缺的問題影響到了棕櫚果的采摘,影響到了棕油的產量關注2022年勞工入境是否順利以及帶來產量的回升力度
圖6: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
圖7: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
圖8: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
圖9:馬來西亞棕櫚油消費
四,印度尼西亞棕櫚油供求分析
印尼棕櫚油產量增速放緩,面積擴張速度放緩,根據USDA已發布的數據來看,印尼產量受疫情影響較小,2019/2020年印尼產量4250萬噸,2020/2—21年印尼產量4350萬噸,2021/2022年印尼產量4450萬噸另外,GAPKI最新的年度預估,2021年全年毛棕櫚油產量預計達4660萬噸,較2020年降0.9%需求端生柴政策執行力度很大,國內消費也處于較高水平,在新冠疫情期間,生柴生產完成度也很高目前執行B30摻混標準,后續將繼續向B40推進為補貼生柴生產虧損,印尼制定了超高的出口征稅征收標準,印尼自6月底下Levy收至175美元/噸維持至今,普通毛棕櫚油征稅連降兩月至8月最低位83美元/噸,因此8月出口較為有利而馬棕出口稅率一直維持在8%,但8月后,出口參考價一路攀升,主要因為因產能問題影響,馬棕供應趨緊,產地挺價底氣更足印尼生物燃料摻混任務還將上調,可能后續會提升Levy以補貼行業目前看來,印尼出口優勢削弱,國際進口重心落在馬來在出口征稅調整的同時對馬來的出口市場占比有節奏性影響2021年四季度印尼洪水多發,產量不佳,暫不會對棕櫚油價格形成明顯拖累
圖10:印尼棕櫚油供需平衡表
五,棕櫚油主要進口國供求分析
全球最大三個主要棕櫚油進口國為中國,印度,歐盟目前國內來講,油脂庫存整體處于偏緊態勢,截止2021年12月31日國內植物油總庫存149萬噸,棕櫚油庫存46萬噸,處于歷史偏低水平從馬棕進口利潤情況來看,7月之后,國內進口利潤窗口持續期較短,倒掛情況是常態而目前需求方面,正值消費淡季,加之豆棕價差問題,棕櫚油基本已壓縮至剛需狀態,但國內庫存緊缺,考慮22年馬棕增產概率較大,國內或按季節性規律進行累庫印度方面,從征稅政策上看,印度還將對植物油有一定進口需求,6月底宣布開放精煉進口限制至2021年年底,且已接連四次下調各大植物油進口稅率,最新稅率結構一直生效至2022年3月底,從棕櫚油出口征稅情況來講,進口重心還是以馬棕為主但截止2021年10月,全年進口植物油約1107萬噸,其中進口食用油1072萬噸,通過印度食用油月度累積量可以明顯看出2021年食用油進口量偏低,目前棕櫚油相比豆油,葵油已經失去比價能力,且稅率上也不占優勢,棕櫚油后期部分進口份額會被豆油,葵油取代歐盟方面,歐盟進口棕櫚油主要用于生物柴油,目前國際原油走勢面臨走弱,OPEC宣布增產,1月開始供應預計將超過需求,再加上拋儲,目前利空多于利多,因此短期在需求方面偏弱
圖11:棕櫚油主要進口國歐盟
圖12:棕櫚油主要進口國中國
圖13:棕櫚油主要進口國印度
圖14:棕櫚油庫存
六,全球大豆供求分析
大豆因其優良的育種科技以及廣泛的下游消費,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油籽品種不論是從種植面積還是產量上看,都遠超其他油籽全球大豆產量呈現逐年增加態勢,但受到面積和極端氣象影響,2016年之后產量增速有所放緩,2020年美豆低庫消比導致價格大漲,由于大豆價格暴漲,種植利潤大增,激發各國農民種植積極性,全球大豆種植面積創歷史紀錄,其主要產區美國,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產量均呈增長態勢2021/22年度大豆產量創新高,USDA預計2021/22年全球大豆產量達到3.82億噸的創紀錄水平,全球需求平穩增長情況下,2021/22年全球大豆庫存重建至1.02億噸,增幅4%終端需求來看,全球大豆壓榨量穩步增加,2018年中國爆發非洲豬瘟期間,全球大豆壓榨量也沒有出現下降,僅增速稍放緩,目前國內已從非洲豬瘟疫情中恢復過來,飼料需求增加,全球大豆壓榨量大幅增加目前全球產需基本處在平衡狀態,全球大豆庫存在2018年創出高點,2019年明顯回落,近幾年庫存在1億噸附近徘徊整體來看,全球大豆產量雖仍處于上升通道,但受種植利潤及極端天氣影響,產量存在增速不穩定問題,需求端基本保持穩定增長狀態,巴西大豆提供更多供應端增量,其產量穩定性將明顯影響全球大豆供需平衡狀態發展方向
圖15:全球大豆供需平衡表
據USDA數據,2021/22年美豆為豐產年,種植面積恢復至8720萬英畝,同比增加4.6%,單產51.2蒲/英畝,總產量或可達到1.2億噸,同比增長近5%,基本與歷史最高記錄2018/19年持平美國大豆豐產已成定局,需求能否完成USDA的年度預估將影響年度庫消比變化具體分項來看,美國大豆11月壓榨量高于預期,從壓榨利潤角度考慮,12月美國大豆壓榨量預期仍較高,美豆10月,11月出口均較好,12月有放緩跡象,預期下降總需求完成度雖低于2020年同期,但與2018年之前進度差不多,年度目標是有完成的希望的,特別是在2022年美豆油生柴需求增加的政策預期上所以USDA下調需求目標的可能性不大,即美豆庫消比繼續上調的可能性不大,2021年度美豆供需狀態的利空風險不大
市場已經開始關注美豆新季作物,2022/23年度美豆播種面積將成為2022年2月份之后的重點關注點,目前增面積的預期較強,對新年度美豆存高產預期,有一定的利空預期。。
圖16:美豆月度壓榨量
圖17:美豆月度出口量
圖18:美豆月度壓庫存
圖19:美豆月度壓榨+出口完成度
近十年巴西大豆產量處于高速增長狀態,主要原因是出口需求的急速增加,此前中美貿易關系惡化給巴西大豆帶來了明顯的結構性出口增量,現在巴西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大豆生產國及第一大大豆出口貿易國。
目前2021/22年度巴西大豆基本播種完成,目前正經歷著拉尼娜帶來的極端天氣的影響進入11月以后,以阿根廷為主的南美洲南部產區出現了大面積的干旱,包括巴西南部主產區南同樣受到影響但目前的干燥還未對南美作物生長帶來太大問題從市場分析來看,2021/22年巴西大豆豐產幾率較大,目前USDA仍對新作巴西產量預期維持在1.44億噸的創紀錄水平受巴西大豆天氣炒作影響,近期美豆價格也出現明顯上漲,但炒作僅是一方面,后續還需要對天氣對產量的影響跟進后期南美天氣變化是國際大豆行情的關鍵,需時刻關注
圖20:巴西大豆供需平衡表
七,全球菜籽供求分析
全球菜籽產量進入滯漲期,菜籽出口貿易情況受當年度菜籽產量影響,壓榨量基本穩定,近三年庫存都處于下降狀態產量難增的基礎上,菜籽系產品成為高價品種,需求量與價格來博弈平衡加拿大菜籽產量也進入滯漲期,近四年逐年回落
21年加拿大油菜籽的單產大幅下降,油菜籽在生長期內受到了持續干旱的天氣影響根據加拿大農業部11月報告的數據,2021/22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的產量將下降到1278萬噸,上一年度為1948萬噸,同比降幅34.4%2021/22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的總供應量預估為1470萬噸,為2008/09年度以來的最低水平,2020/21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的供應量為2300萬噸,5年均值為2310萬噸加拿大優先保證本國壓榨,大幅減少菜籽出口,受此影響,2021/22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的出口量和壓榨量預計將降至550萬噸和850萬噸,20年出口量和壓榨量分別為1053萬噸和1041萬噸2021/22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的期末庫存預計將降至50萬噸左右無論如何,源頭都是過低的產量,而低產的影響將帶來供應的絕對緊張
圖21:全球菜籽供需平衡表
八,行情展望
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全球油脂油料基本面依舊偏緊,但處于向寬松轉變的過程中2022年馬棕油復產的預期一致性很強若馬棕入預期一般成功復產,預計2022年油脂將結束兩年的牛市行情,正式進入下行通道,若勞工問題得到改善,產地在1—2月減產季內出現反季節性增產,棕櫚油或將帶領其他油脂快速下跌,這期間豆棕價差也將得到修復豆類方面供應已經逐步轉向寬松,盤面含南美天氣升水,若南美產量無重大變故,大概率依舊豐產,豆油將于2—3月進入累庫階段,后續需關注巴西豆產量情況
九,交易策略
交易邏輯:勞工問題解決,馬棕產能恢復,棕櫚油將領跌油脂且二三季度豆油進入季節性去庫,同時處馬棕增產季內,棕櫚油基本面相比更弱可考慮豆粽差價回歸
交易策略:
大越期貨 王明偉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