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同樣從事眼鏡行業的2家企業同日上市,一個選擇港股一個選擇A股創業板,市場反應卻截然不同。
選擇港股上市的康耐特光學發行價4.46港元每股,開盤后一度破發,最終以微漲2.02%收盤創業板上市的明月鏡片卻被熱捧,全天高開高走,以149.31%漲幅收盤
康耐特光學冷遇的背后,既是市場,戰略的不同,也是康耐特光學在毛利率,品牌塑造上的不敵。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前5個月,公司毛利率僅為34%左右。但岳明鏡片產品申請創業板上市的毛利率超過40%。
主打海外市場 全球樹脂眼鏡行業增長空間有限
與明月鏡片主攻國內市場不同,康耐特光學更為注重國際市場報告期內,康耐特光學產品銷售國家超過80個,包括美國,日本,印度,澳洲等海外地區以2020年的樹脂眼鏡鏡片出口值計算,康耐特光學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商,市場份額約7.3%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亞洲是康耐特光學的最大市場,收入占比分別為36.9%,37.5%,26.7%得益于中國受新冠疫情較其他海外國家輕微,近三年中國市場收入占比逐年提高,從2018年的14.7%提高至2020年23.8%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康耐特光學是國內最大的樹脂眼鏡鏡片出口商,但其在國際市場上所占份額有限按2020年樹脂眼鏡鏡片所得收入計算,康耐特光學位居第9,但其市場份額僅0.4%
此外,康耐特光學還面臨在有限市場空間下如何提升收入,市場份額的考驗據弗洛斯特沙利文數據,2015—2020年,全球樹脂眼鏡鏡片的零售銷售價值總額僅從324億美元緩慢增長至35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僅為2.0%左右,行業未來增長空間有限
ODM業務占比過半 毛利率低于競爭對手
在市場定位上,康耐特光學如此總結:我們主要通過ODM業務模式運營具體而言,康耐特光學自行開發眼鏡鏡片產品,以按照自家產品開發方案及客戶的規格或要求開發眼鏡鏡片,然后根據收到的采購訂單按客戶指定的品牌名稱制造眼鏡鏡片
2018年至2020年,ODM模式實現營收分別占總收入比例為52.5%,53.9%,51.4%,均占比過半此外,康耐特光學坦言,公司出售的所有鏡片產品一概不鐫刻品牌名稱
而這也直接導致康耐特光學只能處在附加值最低的微笑曲線中間位置,很難形成自主品牌并依靠品牌效應提升毛利率與之相反,明月鏡片注重打造明月品牌,增強品牌屬性
以鏡片產品為例,2020年,康耐特光學標準化鏡片毛利為2.57億元,標準化鏡片實際產量約為1.27億件,單件毛利約為2元明月鏡片的鏡片單位成本為6.77元,平均售價為15.61元每件,單片毛利約為8.84元,遠高于康耐特
明月鏡片與康耐特光學毛利率對比
在整體毛利率上,康耐特光學也遠低于于明月鏡片2018年至2020年,康耐特光學毛利率分別為30.6%,33%,34.9%,明月鏡片毛利率分別為44.34%,50.88%,54.95%康耐特光學不僅毛利率低于明月鏡片,毛利率增速也不敵明月鏡片
缺乏品牌效應 實體店鋪盈利能力弱
在巨大的品牌效應差距之下,康耐特光學表示已意識到建立品牌的重要性,將分配更多資源用于銷售及營銷,包括成立自家實體眼鏡店,參與行業展覽會,增強與零售商合作等。
康耐特光學計劃自2021年12月1日起的1年內在上海設立10間實體眼鏡店,選址地點以黃金地段為首選,用以提升企業形象,打造自我品牌。
此前,康耐特光學已在上海生產基地,江蘇生產基地,江蘇南通市分設3家零售店面,并在江蘇省啟東市一所醫院設有眼科中心但從營收情況看,上述4家零售店面多少有些不盡人意報告期內,零售終端凈利潤分別為120萬元,120萬元,110萬元,平均每家年盈利僅30萬元
康耐特光學若是想依靠上海的10家實體眼鏡店打響名頭,如何運營是其中關鍵。
原材料依賴進口 1.74單體供應被壟斷
除此之外,康耐特光學還面臨著原材料供應卡脖子難題眼鏡鏡片生產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是樹脂單體,輔助材料,添加功能性化學物,鏡片染色染料等,在樹脂單體的采購上,康耐特光學十分倚賴第一大供應商
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康耐特光學主要向第一大供應商采購原材料為樹脂單體,采購額分別占同期采購總額的40.5%,41.8%,41.5%。雖然高度依賴出口,但康耐特的毛利率并不高。。
而對于1.74單體的采購,情況更為嚴峻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該供應商是中國1.74單體的主要供應商,2020年占據99.9%市場份額,幾壟斷整個1.74單體供應市場除該供應商外,能夠為康耐特光學提供數量,質量穩定的1.74單體的供應商幾乎沒有所以一直以來,該供應商都是康耐特光學唯一的1.74單體供應商
盡管康耐特光學認為,公司長期與該供應商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未來將繼續向公司供應原材料但上游原材料被壟斷,始終是懸在康耐特光學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