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保險公司發起的私募基金低調成立了據天眼查APP顯示,11月29日,中保融信私募基金有限公司成立,其注冊資本達到148億元人民幣,注冊地位于上海
這家機構的成立并不簡單,背后有18家保險類機構作為發起股東,包括多家頭部機構以及部分中小機構。
18家保險機構出資
具體來看,18家保險類機構中,中國人壽出資29億元,持股19.59%,為第一大股東,平安人壽,陽光人壽分別出資20億元,持股13.51%,為第二大股東,太保壽險出資15億元,持股10.14%,為第四大股東,新華人壽,太平人壽,泰康人壽,大家人壽,中郵人壽均出資10億元,持股6.76%。
另外,中信保誠人壽出資5億元,民生人壽出資3億元,人保壽險,人保財險,人保健康分別出資2.7億元,1億元,0.3億元,中保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億元,華泰人壽,華泰財險,華泰資管分別出資0.5億元,0.3億元,0.2億元,持股比例均在5%以下。。
天眼查APP顯示,中保融信的經營范圍包括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
中保融信的管理層也與中保投資存在一定關聯公開信息顯示,中保融信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為賈飆,其曾任原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用監管部副主任,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副主任,目前還擔任中保投資黨委副書記,總裁
或成中國華融第三大股東
事實上,早在11月17日,中國華融發布非公開發行內資股及H股引入戰略投資者計劃的公告就已有劇透。內資股方面,中信集團認購不超過188.24億股,中保融信基金認購不超過1410億股,中國信達認購不超過39.22億股,工銀投資認購不超過19.61億股;H股方面,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認購不超過19.61億股。
上述公告提到,中國華融計劃非公開發行不超過392.16億股內資股及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9.61億股H股中國華融此次發行募集的資金總額不超過420億元,在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的凈額將全部用于補充該公司核心一級資本
其中,中保融信基金將參與認購華融發行的內資股,認購不超過約145.10億股以1.02元/股的發行價計算,中保融信此次認購股份所需資金恰好為148億元
與中保融信基金一起參與華融定增的,還包括中信集團,中國信達,中國人壽和工銀投資其中,除中國人壽為認購華融的H股外,其余都認購內資股本次發行完成后,中保融信基金對中國華融持股比例將達到18.08%,持股數量僅次于財政部,中信集團,將成為中國華融第三大股東
公告指出,此次發行是解決該公司當前資本緊缺難題,填補資本缺口及滿足監管要求的重要舉措在該公司整體風險化解大背景下,本次發行是維護公司少數股東權益,維持本公司可持續經營及滿足監管要求的重要措施
公告稱,截至2020年末和2021年6月,中國華融資本充足率分別為4.16%和6.32%,明顯低于中國銀保監會關于資本充足率需達到12.5%以上的要求目前,該公司一是正在積極推進引戰增資,意向增資規模不超過人民幣420億元二是通過加快業務轉型,合理進行資源配置,轉讓消費金融,信托,證券等金融牌照子公司股權等措施,一方面收回對轉讓金融牌照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其控制權轉讓溢價相應增加內源性資本補充,另一方面回歸主業,調整業務結構,降低資本消耗,提高資本回報上述措施預計可支持該公司年末資本充足水平達到12.5%,滿足監管要求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1日,是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化解金融風險,促進國有銀行改革和國有企業脫困而成立的四大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之一日前,經國務院批準,該公司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日前,中國華融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主要業務包括不良資產經營,金融服務業務,以及資產管理和投資業務
2020年,伴隨著原董事長賴小民受賄,貪污,重婚案的開庭審理和宣判,中國華融對其任職期間激進經營,無序擴張造成的風險資產持續清理和處置,同時,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市場沖擊,部分客戶履約能力下降,當期部分資產質量加速劣變數據顯示,中國華融2020年度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虧損達1029.03億元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