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23時,經過中鐵二十五局建設者們15小時的連續奮戰,伴伴隨著最后一車混凝土澆筑入槽,梅龍鐵路全線單次澆筑方量最大連續梁——五華特大橋1號至4號墩連續梁順利澆筑完成,為確保12月全線首次架梁打下了堅實基礎。
 根據消息顯示,梅龍鐵路位于梅州,河源兩市境內,全長95.6公里,建設工期4年,是廣東省首個自行投資建設的時速350公里高鐵項目,也是支撐梅州,河源兩市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由中鐵二十五局承建的梅龍鐵路四標段,全長29公里,包括橋梁25座,隧道19座。
五華特大橋是梅龍鐵路的關鍵控制性工程橋長1869.22米,采用雙線橋設計,先后跨越S228省道,烏陂河等多條道路,河流,貫穿人口密集城鎮,是全線架梁的起點
此次澆筑的梁體采用米五線變三線道岔連續梁跨越S228省道,全長117米,主跨44.7米,相當于12個籃球場面積,鋼筋總耗材達506噸,混凝土澆筑量達2342立方,具有施工體量大,時間緊,任務重的特點。
據項目負責人劉志介紹,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對物料供應,人工養護以及溫度都有更高的要求為確保整個梁體的整體性,施工方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從人員安排,物資設備等多個環節充分考慮,澆筑過程中,施工人員將承臺作業面分為4個作業區,4臺天泵同時作業,2個攪拌站24小時不間斷供應混凝土此外,施工人員還采取分層澆筑,蓄水保溫,覆蓋養護等措施,確保混凝土澆筑質量
此外,與五華特大橋相連的烏棟山隧道于11月10日上午貫通,該隧道長464米,是梅龍鐵路4標首架通道中的第一座隧道由于該隧道地處剝蝕丘陵地帶,交通出行不便,給工程施工帶來了一定難度施工方通過興修山林便道,開辟施工場地,克服施工過程當中易發生淺層溜坍,塌方,冒頂及涌水涌泥等風險,在確保安全質量,節點工期的前提下,順利完成了隧道的開挖,樹起架梁通道攻堅戰中的又一里程碑
伴隨著烏棟山隧道貫通,五華特大橋跨S228省道連續梁完成澆筑等節點的實現,該項目標段也計劃從12月10日正式由五華特大橋開始進入架梁施工階段,預計明年1月23日運輸箱梁通過烏棟山隧道往龍川方向架梁。
根據消息顯示,梅龍鐵路東與既有梅汕高鐵相通,西與在建贛深高鐵相連,是廣河梅通道及粵東地區對接華中,華北地區的高速客運通道的組成部分。是廣東省投資建設的首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項目,也是支撐梅州,河源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梅龍鐵路建成后,將承擔梅州市至珠三角地區的大部分客流,屆時梅州至廣州的通行時間將由原來的6小時縮短為1.5個小時,對加快構建珠三角,粵東地區與梅州,河源高速鐵路通道,完善廣東省高速鐵路網布局,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據悉,梅隴鐵路位于梅州,河源境內,全長96公里,建設周期4年。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