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2天的第四屆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學術大會18日在位于青島的中國石油大學落下帷幕來自海內外高校,科研單位等3300余名專家,學者圍繞海上絲綢之路與地球系統科學這一主題,進行了地球科學與碳循環院士高端論壇,通過主題報告,交流研討,互動提問的方式展開研討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國雄表示,碳循環和全球變暖是緊密相連的,地球系統科學要針對全球變化中突出的全球變暖主題,為社會服務實現雙碳目標,最終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永飛從科學和政治兩個方面展開討論他表示,地表的含碳物質通過板塊運動進入不同的深度,部分返回到地表轉化成不同的形式,對環境氣候產生不同影響我國排放總量與龐大的人口數量的問題,也是在發展中值得思考的問題他強調,雙碳目標不僅僅針對是碳的排放,更是對環境污染治理和經濟綠色發展的探索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小曳看來,碳中和的科學研究主要有三方面工作,首先是替代,通過新能源的替代,以及碳埋存,碳捕獲后的利用與轉化,實現雙碳目標,其次是影響,探究碳循環對天氣,環境的影響,最后是評估,通過上下互動的評估,檢驗碳中和行動的有效性。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呂永龍針對人為碳排放及其生態效應展開討論,分析了經濟增長和二氧化碳排放,經濟增長與環境變量之間的耦合或脫鉤關系,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變化的驅動因素等,并介紹了中國采取的措施他指出,人類應把人為的碳排放與自然的碳循環整合起來,以組合性的政策和技術來應對碳減排的挑戰,從而最終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