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目標】
1座樞紐
即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2層網絡
即優化區域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和城市高品質交通網絡
3個體系
即完善人民滿意的現代運輸服務體系,全國領先的智慧交通管理體系和保障有力的交通行業治理體系,至2025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廈門交通網絡四通八達。陳立新攝
廈門“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近日經市委市政府審議通過,市交通運輸局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該發展規劃。圍繞 “一座樞紐、兩層網絡、三個體系”的總體發展目標,規劃提出六大重點發展任務,并形成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實施計劃,涵蓋交通多個領域。
記者王紹亮見習記者肖宇晴
五中心一基地
打造空地、空海、空鐵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
“十四五”時期,廈門將全面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全力助推“五中心一基地”建設,即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旅游會展中心、區域創新中心、區域金融中心和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
加快廈門新機場建設,拓展通達全球的航線網絡,加強與金磚國家的航線聯系,打造空地、空海、空鐵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提升鐵路樞紐,加快福廈高鐵、廈門北高鐵站建設,全面接入國家高速鐵路干線網絡。謀劃通達內陸地區鐵路通道,主動融入“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建設國際集裝箱干線港和郵輪母港,優化港口功能布局,完善港口基礎設施,拓展“絲路海運”航線網絡,增辟郵輪線路,建設郵輪綜合配套服務基地和郵輪免稅綜合體。
高品質
全力助力“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
圍繞更高水平建設“兩高兩化”城市的發展要求,廈門將加快建設高品質城市交通網絡的規劃,全力助力“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
加快構建銜接順暢的區域交通網絡,推進閩西南協同發展區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增強區域協同發展承載力。
構建“銜接區域、支撐全域、通達便捷、環灣放射”的快速路網骨架。推進國道324復線、馬青路等快速路提升項目,加密各區快速路網、強化環灣聯系,完善重要交通樞紐“集疏運”。
構建“環射線為骨干、縱橫相間道路為補充”的全域主干路網體系,支撐重要產業園區及重點片區的發展,完善片區主干路網,強化組團間交通聯系。
完善路網“毛細血管”,提高次支路網密度,打通“斷頭路”,暢通交通微循環,提高路網通達性,提升出行品質,切實推動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
綠色出行
構建一體化 “綠色交通城市”
堅決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廈門將積極探索交通領域率先“碳達峰、碳中和”的設施路徑。
構建一體化的“綠色交通城市”,推動軌道交通網絡、地面公交網絡、慢行網絡融合發展。打造“零距離”換乘體系,推動廈門新機場、廈門北高鐵站等城市綜合客運樞紐一體化規劃建設,實現空間共享、立體或同臺換乘。
營造便捷舒適的綠色交通出行環境,對標先進城市,建立精細化的公共交通配套設施,推進風雨連廊建設,完善行人過街設施,提升步行舒適感與安全性,進而提高綠色出行吸引力。
建立綠色交通文化體系,引導公眾自覺養成綠色低碳的交通出行習慣,進而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綠色交通、文明出行的良好風尚。
另外,還將持續推動公交優先政策、推動綠色物流發展,促進城配服務綠色化。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