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智能手機和PC為代表的3C智能終端市場,近一年來,供應鏈似乎缺貨,漲價已成常態最典型的就是顯示面板和元器件,尤其是今年Q1之后,缺貨的元器件漲價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可是,組件和面板的最大消費市場是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換句話說,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的需求直接決定了組件和面板的需求
不久前,根據市場傳聞,內存芯片價格寬松,但根據筆者從業內得到的確認,主要原因是芯片代理商囤貨和炒貨。
近期,市場再次傳出消息,供應鏈中智能手機等終端廠商的備貨達到了新的高潮階段由于市場銷售疲軟,智能手機廠商接下來會削減訂單,以降低供應鏈中的備貨風險
手機/個人電腦出貨量滯脹3360終端廠商供應鏈備貨周期高
首先,我們來看看今年國內手機市場的情況據童淵研究院數據認為,今年1—7月國產手機整體出貨量為2.03億部,同比增長15.6%從細分來看,Q1 1月至3月實現了同比大幅增長,而Q2 4月至6月則出現了大幅下滑
看似今年1—7月手機出貨量較去年同期實現了同比增長,但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2月出貨量不足700萬臺。如果剔除同期疫情的影響,今年1—7月的出貨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并沒有明顯的增長!
其次,我們來看看5G手機的出貨量近兩年手機市場呼聲最高的是5G手機的增長,這也是維持手機市場增長的最大動力
ICT數據顯示,2021年1—7月國內手機市場,5G手機出貨量占總出貨量的比例分別為3,336,068%,69.30%,76.20%,77.90%,72.90%,77.10%和79.60%。可以清楚的看到,從1月到7月,這也意味著5G手機的替換空間開始慢慢放緩,甚至說5G手機的替換空間不大!
除了智能手機之外,根據吉威咨詢此前對PC的統計,2020年PC出貨量受疫情影響穩步增長,但到了2021年,PC出貨量已經大幅下降第二季度,根據IDC數據,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增長13%,低于Evercore ISI預測的18%,也遠低于第一季度55%的增速據預測,個人電腦的冷卻可能還會持續幾個季度
此外,根據digitimes報告,據消息人士透露,零部件廠商的態度通常較為謹慎,因為他們無法像品牌客戶那樣輕松地在劇烈的市場變化中生存下來,而且他們經常看到品牌客戶毫無征兆地削減訂單。
有業內人士表示,部分品牌廠商取消了筆記本T2級機箱模具的訂單,導致上游零部件廠商擔心2022年筆記本市場是否會放緩,因為取消機箱模具訂單的情況很少發生簡而言之,大多數零部件制造商預計明年的出貨量將下降一兩位數
以上數據足以說明,目前市場的旺盛并沒有達到預期筆者認為,目前的市場正在觀望蘋果能否帶動工業需求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芯片經銷商的代理,目前,智能手機的備貨周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比如有些元器件,元器件庫存一個月,現在已經到了三個月,而庫存三個月的現在已經漲到了六個月
但智能手機等終端廠商備貨充足,但市場銷量預計并不理想。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代理商和炒貨都非常擔心termin的突然出現
通過測試低端市場寬松產能,中小面板價格登頂。
智能手機,PC等終端市場的需求與上游供應鏈的情況直接相關市場出貨量疲軟時,上游芯片和面板怎么辦
對此,根據近期市場傳來的兩個消息,一是芯片封裝和測試能力有所松動,第二,中小面板價格已經見頂對此,王記偉進行了多次行業訪談
首先,關于芯片封裝測試產能寬松的跡象,根據筆者采訪的5家封裝測試廠商的了解,普遍認為:在低端市場確實有一定的產能寬松,但在中高端市場并沒有產能寬松的跡象。
據某一線包裝檢測廠家高管向筆者表達,產能有松動跡象,但主要在低端市場,而在高端市場,尤其是優質先進產能仍供不應求另一方面,目前很多封裝測試廠商都在擴大產能,在低端市場放松產能是常識
另一家包裝檢測廠家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市場上確實存在產能寬松的情況,但也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市場上缺少晶圓造成的此時低端市場競爭相對較弱,大家都把產能放在高端市場,另一方面,7月,8月和9月是傳統的淡季,這是相對的因素之一但就高端市場而言,目前沒有寬松的產能
另一個來自包裝和測試制造商的人叫:低端市場產能稍松,但中高端市場壓力依然很大。
另一個測試人員說:至少中高端沒有寬松的產能,對低端關注很少至少目前沒有寬松的產能
從二級市場來看,從今年4月底到8月初,整個半導體板塊呈現出非常強勁的走勢,其中第一輪的暴漲是由芯片設計企業帶動的,之后又是半導體材料和設備的翻身,很多芯片設計,材料和設備企業的股價都創下了歷史新高,但在整個半導體漲幅的過程中,封裝測試顯示了其。
實非常弱,并且在8月底甚至又重回5月底的低位。
除了封測以外,對于消費類電子產業而言,另外一大成本就是顯示面板,近幾年來,LCD面板逐漸集中到國內,促使國內面板產業形勢大好而面板主要應用市場為手機,PC,平板和智能電視
據長橋海豚投研數據顯示,今年4月底,大面板價格與上期價格相比差價就達到了近兩年來的高峰,到了7—8月,大尺寸面板價格已經達到了近兩年來最高峰,在大尺寸面板價格下降的同時,小尺寸面板價格同樣也開始回落,且這種趨勢已經十分明顯。
最為典型的,A股面板雙龍頭京東方A和TCL科技,其股價從3,4月開始就持續走低,截至到8月底,兩者的股價都創年內新低。
此外,據某知名分析師向筆者明確表示:,中低端產能業績松動這種情況已經出現,包括面板價格也達到了高位大尺寸面板價格已經下降,中小尺寸面板同樣跟著下降
實際上,除了上述信息以外,近期關于臺積電漲價以及韋爾股份砍單事件也在行業引發不小的波動。
8月底,據臺積電陸續通知客戶,即日起該公司生產的7納米以上的制程新訂單全面漲價20%,7納米以下的先進制程漲價7%到9%對于這種現象,有分析認為:臺積電的漲價在全球芯片短缺的背景下并非漫天要價,這顯示出臺積電雖然仍是全球芯片代工龍頭,但在面臨同業在價格競爭上的挑戰,它在國際芯片大戰上面對的競爭更激烈
也有半導體分析人士向筆者表示:,臺積電目前占據了全球12英寸主要產能,它的話語權可想而知,并且運營成本也在不斷提升,如果說部分產能有所松動的話,那么這個時候通過提價來維持盈利也是正常的。,
而對于市場傳聞韋爾股份下調明年月產能事件,據封測產業人員對筆者表示:,盡管智能手機的需求不強,但是在多攝像頭的趨勢下,單部手機攝像頭的數量反而在增長,而且在安防,汽車等新市場的驅動下,對攝像頭的需求則越來越旺盛,所以我認為韋爾股份下調明年產能的事情不怎么可靠,甚至在新的驅動下,明年CIS產能需求將會繼續旺盛。,
那么,在上述情況下,是否需要擔心市場需求會走下坡路呢對此,分為兩種看法:其一,無需過多擔心,其二,謹防這種情況發生
對于持第一種觀點的人認為:首先,從智能手機,PC等消費類電子來看,盡管市場銷售疲軟,但整體看來,5G智能手機銷量的空間仍未到頂,整體的市場需求依然還很大,只不過目前處于存量競爭狀態,其次,從新市場來看,物聯網,汽車電子等市場的需求十分龐大,且目前仍處于較為初步的發展狀態,這塊市場空間想象力很足!
而持第二種觀點的人則認為,智能手機,PC等作為半導體最大的應用場景,市場銷量的低迷會直接影響半導體芯片的銷量,如智能手機在5G通信的驅動下,換機潮已經過了高峰階段,且新機發布節奏依然很快,并未出現重大技術革新引發換機潮,而PC這波市場需求的提升,也主要是由于疫情導致的居家辦公所引發,因此,對于明年這兩大市場需求的提升,持懷疑狀態。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