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負責人介紹了《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指導意見》的相關情況如何保障這些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對此,央視主播海霞表示,最近幾年來,以平臺經濟為代表的新就業格局方興未艾,靈活就業人口已達2億人,隨之而來的勞動者權益保障問題日益凸顯。
錄像
根本原因是這些新就業的勞動者不具備現行法律規定的勞動關系的所有本質特征所謂的不規則名稱不流暢,他們的權益保護一度陷入了困境,裸奔進退兩難
我認為,與法律空白相比,更大的保障難度在于如何擺脫人被技術控制的模式,不讓資本的意志一味追求效率和利潤而忽視人自身的訴求和感受拒絕讓所謂的準時快速服務要求,外賣小哥和網車司機都被困在系統里,被算法捆綁,活在抽取中
因此,在制定規則的過程中,要在訂單分配,比例,績效核算,工時等方面加強更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設計和約束規范平臺企業用工行為,切實維護勞動者在新用工形式下的合法權益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服務司司長李華強介紹,目前我國網上汽車平臺企業已達236家,已有超過351萬名駕駛員獲得牌照但個別網約車平臺在取得市場支配地位后,隨意調整定價規則等經營策略,設置過高的百分比,誘導司機加班,駕駛疲勞,侵害司機勞動報酬,休息等勞動權益
李華強表示,要進一步規范平臺企業的經營行為,要求網車平臺企業規范自主定價行為,降低過高的提車比例,加強與司機的溝通協商,設定提車比例上限,并予以公開。
此外,市場監管總局網絡交易監督管理司司長龐進表示,要合理設置送餐員績效考核體系,平臺要合理確定訂單量,上線率等考核因素,適當放寬配送時限,不得通過算法等手段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
無論平臺采用哪種用工方式,都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龐進表示,最近幾年來,平臺經濟蓬勃發展,平臺用工方式靈活多樣,外賣送餐員的工作任務主要來自平臺因此,在線餐飲平臺的主體也應主動承擔起保護勞動者權益的責任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