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長眼里,孩子的成績可以是雞,視力和身高也可以是雞。
經常鍛煉和補充食物已經不能滿足急于追求身高的父母為了讓孩子長高,一些家長開始注射生長激素治療身材矮小睡前給孩子腹部打針,一天一針或者一周一針,打了幾百針每年花費幾十萬并不罕見同時,生長激素價格是否偏高,是否被濫用等曾多次引發爭議
在15個月內摧毀半輛特斯拉
期待盡快擺脫生長激素
你知道我8歲的寶寶有多大嗎只有7毫米長!家住江蘇蘇州的沙莉發現,女兒6歲時長得比同齡人要慢
上小學后,比同齡人矮近20厘米的女兒經常被路人問你還在幼兒園嗎這成了沙里的心結
 照片由生長激素受訪者提供
女兒九歲時,沙莉第一次往肚子里注射生長激素針頭插入已經一年半了第一年,女兒長了12厘米,接下來的半年,她每個月長0.7厘米,花了10萬元這對麗莎的家庭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支,但她認為這是值得的
有和麗莎一樣焦慮的父母不在少數2018年11月,劉真帶著女兒第一次注射生長激素當時女兒8歲2個月,但身高只有120.1厘米一直以來,劉真都以為女兒發育晚了,沒想到孩子缺少生長激素
短效水劑需要每天注射雖然是電子筆注射器,針頭小,但也怕孩子排斥我在咬牙齒的時候,還是選擇價格兩倍的長效水劑,一周只需要注射一次劉真說
在注射長效水劑后的第12周,醫院復查結果顯示孩子各項指標正常,長高了2.8厘米,這讓劉震非常興奮。
但在注射生長激素后的第三個月,發現孩子有假發育,需要同時注射抑制針來控制發育。
抑制針抑制生長和發育從注射生長激素和抑制性注射后的第二個月開始,每個月,劉真女兒的身高只有0.8厘米,0.5厘米和0.3厘米高.醫生建議用短效水劑代替劉震,現場試驗時間長,藥效足,效果可能更好
間斷注射生長激素15個月后,劉震以為停止注射后,可以通過加強鍛煉,調整飲食來追求高,但她失望了。
停止注射后的17個月里,我女兒只長了7.5厘米高,141.5厘米高時隔1年零5個月,劉真和女兒再次拿起了短效水劑除去體檢費用,過去15個月的治療總費用約13萬元花的錢差不多是半個特斯拉我目前的愿望是讓女兒盡快擺脫生長激素劉真說
據新華社8月4日報道,不久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接診了一位著急的醫生母親王女士擔心兒子身高不夠,王女士陸續去了各種身高提升診所,一年花了48萬元結果她兒子只長了1厘米
雞娃支持的業務會不會再次漲價。
父母的身高焦慮推動了生長激素市場在a股市場,很多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都涉及到生長激素
長春高辛2020年年報顯示,其控股子公司金賽醫藥有限公司生產的生長激素有三類,分別為注射用重組人生長激素,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和聚乙二醇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
根據國源的研究報告
同時,水針的價格高于粉針證券時報E公司2019年6月報道,藥品招標信息顯示,生長素粉針劑年化成本近1.9萬元,水針劑年化成本約4.2萬元,長效劑型年化成本約19.6萬元
家住江蘇二線城市的劉晶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開始給孩子注射生長激素時,他選擇了金賽制藥的長效水劑賽增一瓶長效水劑的價格是4300元,一瓶可以注射三次,一周只能注射一次
孩子長高5厘米后,劉晶把長效水劑換成了一瓶金賽制藥的短效水劑,每天需要注射一次一瓶可以用半個月左右
高合投資研究中心2020年1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金賽生物在行業內市場份額較大,占比74%據長春高辛2021年一季度報告顯示,金賽醫藥凈利潤達8.78億元,同比增長70.02%與金賽藥業相比,另一家生長激素龍頭安科生物科技的市場份額僅為15%
日前,安科生物科技秘書長,資本運營總監李坤在投資者接待日表示,安科生物科技2021年一季度生長激素針銷量已超過2020年全年。
日前,《國源證券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安科生物的生長激素已布局粉針劑和水針劑,長效生長激素劑型也已完成臨床試驗,即將申報生產公司生長激素水注射劑新規格申請進展順利,預計近期獲批公司2000萬生長激素產能項目已于2020年下半年申報,預計2021年獲批投產
安科生物科技在5月24日的《投資者調查紀要》中表示,目前生長激素粉針劑平均療程約400天,總費用2萬多元,比一年高出約10厘米。生長激素水針劑的價格比粉針劑高,但是用它代替
患者更多。
2020年年報顯示,安科生物生物制品業務占營業收入比重為52.63%,這里的生物制品即生長激素從安科生物后續管線來說,生長激素依然是布局重點
而目前,除了金賽藥業與安科生物,特寶生物的Y型聚乙二醇重組人生長激素項目正開展Ⅱ/Ⅲ期臨床研究,天境生物一款長效重組人生長激素也已經進入III期臨床,億帆醫藥的注射用重組人生長激素—Fc融合蛋白也已經獲批臨床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有消息指16個省區組團帶量采購的品種名單上,重組生長激素赫然在列。
消息公布后,長春高科和安科生物均稱未接到集采正式文件安科生物還表示,目前生長激素不屬于急需采購的產品,超過90%是患者自費的
影響患者選擇的主要因素是家長的意識問題,因此市場沒有打價格戰的原因,不是價格越低越能賣得好安科生物表示國元證券也指出,伴隨著長效劑型的推廣,價格體系甚至有望進一步升高
日前,有生長激素企業內部人士向中新經緯客戶端透露,現有生長激素產品不會漲價,在研產品還要根據未來市場的情況來決定。
上述企業內部人士指出,生長激素的價格受到國家政策影響與市場競爭影響,總體呈現價格下降的趨勢,在每年的招投標過程中,生長激素的價格是在總體穩定中略有下降。
截至發稿,長春生物跌停,報276.52元/股,市值1119億元,安科生物大跌11.04%,報13.45元/股,市值220億元。
生長激素可以用,但不能濫用
生長激素在中國兒童矮小癥的治療已經步入正軌,但滲透率提升空間依然巨大,據國元證券2021年7月21日研報,2020年國內矮小癥患者群體接受治療的占比僅為5.7%。
與此同時,生長激素是否存在被濫用,是否價格偏高也一再引發爭議。
深圳中金華創基金董事長龔濤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采訪時表示,一方面,部分家長神化了生長激素的作用,存在大規模,長時間的藥物濫用,另一方面,部分醫藥代表以經濟利益刺激醫生多開生長激素,在高回扣的驅使下,產生了定價越高銷路越好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投資者調研紀要同時顯示,目前金賽藥業生長激素的大概30%以下在公立醫院銷售,70%以上在其他合作醫療機構銷售,目前民營醫療機構的推廣需依靠公立醫院處方的帶動。
不僅如此,給不需要補充生長激素的孩子注射生長激素,也會面臨嚴重風險。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潘慧曾在微博上發文指出,生長激素是一種處方藥,生長激素缺乏,特發性矮小,特納綜合癥等是目前已批準的可以用生長激素的情況,且有時間窗口,骨骺未閉合,存在長高的可能,我們是治病,不美容。
如果孩子不是矮小癥患者,打了生長激素會長得更高更快嗎潘慧表示,理論上可以,但不主張用,因為不在適應征范圍內
他建議,正確對待生長發育問題,在專科大夫的指導下進行綜合生長激素治療方案,科學進行治療才能獲得較好的療效,而不能迷信生長激素。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