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統計顯示,截至1月24日21時,共有92家電子制造業公司披露2021年業績預告,其中71家公司業績報喜,占比近八成在行業高景氣度支撐和下游智能汽車,智能可穿戴設備等新興市場需求帶動下,顯示面板,傳感器,光學鏡頭行業訂單飽滿,產能釋放,上市公司業績大增
業內人士表示,VR,AR有望成為繼智能手機之后的消費電子熱點,仍處滲透早期的汽車電子行業發展空間較大,智能汽車供應鏈賽道將成為消費電子供應鏈企業未來重要的成長驅動力。
多家公司業績亮眼
日前,藍黛科技披露2021年業績預告,預計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2490.81%—2879.43%公司表示,受益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需求增長,觸控顯示市場需求旺盛導致公司業績大增
顯示面板方面,龍頭京東方A在已披露業績預告的電子制造業公司中凈利潤最高公司預計2021年歸母凈利潤為257億元—260億元,同比增長410%—416%其中,柔性OLED出貨量快速提升,2021年12月出貨量首次突破千萬級
龍騰光電的凈利潤緊隨其后,公司預計2021年歸母凈利潤為8.9億元—9.3億元,同比增長239.61%—254.88%龍騰光電表示,5G,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快速發展對顯示面板產生增量需求,后疫情時代常態化遠程辦公,線上教育進一步帶動全球筆電平板類面板需求
電子元器件在消費電子市場大放異彩,多家廠商從中受益消費電子元器件龍頭歌爾股份預計2021年歸母凈利潤為42.44億元—45.28億元,同比增長49%—59%公司的VR虛擬現實,智能穿戴和智能無線耳機等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
主營集成電路芯片研發和銷售的艾為電子預計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3億元—23.5億元,同比增長59.98%—63.46%,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7億元—3億元,同比增長165.51%—195.02%艾為電子表示,伴伴隨著集成電路產業蓬勃發展,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下游消費電子應用領域需求旺盛公司一邊緊盯優質客戶,擴大小米,OPPO等手機品牌廠份額,一邊拓展匯川,大疆等泛工業類客戶同時,與上游供應商合作緊密,產能支撐業績增長
行業內首家推出5G智能模組的美格智能也在過去一年實現利潤翻番公司預計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9.5億元—20.5億元,同比增長73.95%—82.87%,實現歸母凈利潤1.1億元—1.25億元,同比增長300.87%—355.54%,實現扣非后凈利潤7200萬元—8700萬元,同比增長343.42%—435.8%
美格智能表示,公司4G/5G無線通信模組及定制化開發產品在全球運營商,新能源車智能座艙領域出貨量高速增長,銷售收入對應提升同時,公司在智能電網,云計算,筆電,高清視頻等領域深化布局,FWA領域產品出貨量大幅攀升公司通過加強戰略備貨,價格傳導,供應鏈降本增效,提升高毛利產品出貨需求等綜合措施,應對原材料缺貨及漲價影響,持續保證和提升產品盈利能力
積極開辟下游市場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智能可穿戴設備,物聯網設備行業景氣度快速提升,開辟新的下游市場成為眾多電子制造公司2021年業績增長的主要途徑。展會的贊助商和管理者大多來自電子制造工廠,有著多年的電子制造工廠生產運營管理經驗,對電子工廠真正的痛點有著深刻的理解和實踐經驗。從展會第一天開始,CMM就聚焦電子廠商在展會定位,展會理念,主題設計,形式選擇等方面的需求和偏好,真正做到了電子廠商自己的展會。。
中信證券指出,智能手表,攝像頭與VR穿戴移動設備持續迭代,AIoT行業有望加速發展,汽車智能化與電動化持續推進,汽車行業已成為部分消費電子公司未來業績的新增長點。
以艾為電子為例,公司積極拓展物聯網,工業,汽車等新興市場,打開新的利潤空間結合細分市場需求,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升級音頻功放,電源管理,射頻前端,馬達驅動芯片四大產品線,產品品類持續擴增,模擬IC超市初見成型
傳感器廠商也積極向產業鏈下游的新能源汽車應用拓展以四方光電為例,2021年公司車載傳感器業務實現量產,汽車舒適系統氣體傳感器業務同比保持增長,并拓展到新能源車電池熱失控監測傳感器領域公司預計2021年實現營收5.35億—5.5億元,同比增長73.75%—78.63%,歸母凈利潤為1.75億—1.85億元,同比增長107.16%—119.00%
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以及AloT趨勢帶動下,安防鏡頭龍頭廠商宇瞳光學也正在尋求突破宇瞳光學于2021年8月開始重點發力布局車載鏡頭領域公司表示,現階段車載鏡頭主要應用于車載后裝產品,前裝車載產品正順利推進,有望在2022年落地西南證券認為,伴隨著智能駕駛時代來臨,車載鏡頭是未來增量最大的光學鏡頭領域,市場空間潛力巨大,將迎來量價齊升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