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11 月初上市的加州電動車新貴 Rivian,一度被市場認為是特斯拉之外的電動車最佳投資選擇這家電動車企業僅僅量產了 100 輛車,就上市融資 120 億美元,成為繼 2012 年 Facebook 上市以來的最大規模美國企業 IPO,融資金額主要用于興建工廠提升產能
盡管融資金額驚人,Rivian 卻獲得了華爾街的熱捧上市首日就大漲 30%,收盤突破 100 美元,市值接近千億美元,一舉成為僅次于特斯拉的全球第二大電動車企,更超過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兩大底特律豪強,成為全球第四大車企
上市僅僅一個星期,這只妖股直線飆升到 180 美元,讓人驚嘆又一個特斯拉股價奇跡即將誕生但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在創下股價新高之后,Rivian 立刻掉頭進入持續下行通道上市兩個月后,Rivian 股價現在已經跌到了 61 美元,市值回落到 575 億美元,較 11 月 16 日創下的最高點直接蒸發了 66%
的確,伴隨著美聯儲連續發出加息信號,美國股市過去一個月開始大幅回落,電動車板塊則普遍回吐漲幅即便是行業領頭羊特斯拉,目前股價也較兩個月前回落了 15%,但市值依然超過 1 萬億美元可是,其他車企的回落幅度大體與市場持平另一家 EV 新貴 Lucid 的股價則基本保持穩定,市值超過 670 億美元傳統車企福特汽車的股價更是逆市穩步增長,目前估值超過 900 億美元像 Rivian 這樣市值暴跌 60%,顯然更多是自身的問題
這家被視為特斯拉第二的電動車新貴,上市之初就一飛沖天,為什么又突然失去了資本市場的青睞。
Rivian 上市大漲之后,馬斯克公開表示,汽車創業公司有數百家之多,但特斯拉卻是過去百年唯一能夠實現量產規模和正向現金流的我希望他們也能提高產量和現金流平衡這才是真正的考驗
很多人認為這是馬斯克對 Rivian 剛剛上市就市值千億美元的不屑,畢竟 Rivian 常被媒體稱之為特斯拉挑戰者,也被華爾街認為是錯過特斯拉股價飆升機會之后的新選擇但或許帶領特斯拉數次經歷破產邊緣的馬斯克才最清楚,上市只是一家電動車企的一個小里程碑,產能和現金流才是長遠挑戰特斯拉早在 2010 年就上市,但直到 2020 年才實現全年盈利,期間更多次經歷過量產困難與資金耗盡的危機時刻
產能瓶頸遭遇供應鏈危機
Rivian 目前發布了三款車型,分別是電動皮卡 R1T 和電動 SUV R1S 以及電動廂式貨車兩款乘用車型發布于 2018 年底,但直到去年上市前的 10 月份才開始量產交付上市的時候,Rivian 只生產了 100 輛電車
雖然才剛開始量產,但 Rivian 已經收獲了不少訂單去年 12 月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Rivian 第三季度末的總預定量為 4.8 萬輛,而 10 月到 12 月中旬接獲的新訂單更高達 2.3 萬輛,呈現明顯上升趨勢短短兩個半月時間,訂單數就增長了 48%,這表明 Rivian 品牌已經逐漸得到了市場認可
當然,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明星帶來的品牌曝光度2019 年英國影星伊萬麥克格雷格自駕電動摩托車從阿根廷北上到美國,縱貫南美大陸拍攝游記片《Long Way Up》,Rivian 送出剛剛發布的 R1T 原型車擔當保障,在其中獲得了不少特寫鏡頭和品牌露出
而去年剛剛卸任亞馬遜 CEO 的貝索斯在得州發射基地乘坐藍色起源火箭首發升空,在低地軌道體驗了太空漫游之旅,吸引了全球媒體的焦點報道而他總是乘坐 Rivian R1T 電動皮卡來到德州的發射基地,也讓這輛電動皮卡獲得了免費的曝光度
雖然收獲了不少訂單,也逐漸開始獲得市場認可,但 Rivian 也面臨著曾經幾乎讓馬斯克崩潰的致命難題:量產困難2018 年是特斯拉上市之后最困難的一年:投入巨資和產能資源的 Model 3 因為產能瓶頸無法及時交付,現金流迅速消耗只剩下幾個月時間,心急如焚的馬斯克幾乎睡在了特斯拉工廠
沒有產能就無法交付,不能交付就沒有現金流,這是困擾所有造車新勢力的最大難題特斯拉直到 2019 年底上海超級工廠投產之后才徹底走出產能困難,開始了股價的直線飆升,馬斯克個人資產更從 200 億美元急劇膨脹到 3000 億美元
Rivian 目前的組裝工廠是 2017 年收購的伊利諾伊州諾曼的三菱工廠,預計未來年產能為 20 萬輛此外,他們還計劃投資 50 億美元,今年夏天在亞特蘭大新建第二家工廠,未來年產能將達到 40 萬輛可是,目前困擾全球汽車行業的供應鏈問題,也同樣影響著剛剛開始量產的 Rivian
上月中旬,Rivian 宣布因為供應鏈問題無法完成 2021 年 1200 輛的預定產量目標這一消息立即引發了股價下挫超過 10%上周 Rivian 在監管文件中表示,他們在 2021 年總計生產了 1015 輛汽車,累計交付了 920 輛
全球汽車產業的供應鏈問題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尤其是芯片與核心組件短缺的問題,很難在一朝一夕之際得到緩解傳統汽車巨頭在這一方面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和緩沖空間,而像 Rivian 這樣的小企業則承受著更大的壓力
如果今年供應鏈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或許 Rivian 可能會錯過今年的交付量目標 4 萬輛,明年的交付量是 10 萬輛按照此前的產量,Rivian 直到 2023 年底才能完成去年 11 月之前的 5.54 萬輛訂單這意味著之后下單的車主要等至少兩年才能提車,這或許也會影響到未來的訂購意愿
導致 Rivian 股價暴跌的另一個因素是 Rivian COO 寇普斯上周宣布退休在 Rivian 急需提升產能的節骨眼上,COO 突然告別,很難化解資本市場對 Rivian 的擔憂情緒,而且他加入 Rivian 還不到兩年時間
Rivian 在公告中表示,寇普斯是因為個人原因辭職,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分步驟過渡,以便保障公司持續推進產量提升寇普斯的工作將由管理層分擔
金主亞馬遜腳踏兩只船
引發 Rivian 股價又一波跌勢的,竟然是他們的最大外部股東亞馬遜亞馬遜在 2019 年投資了 Rivian 13.45 億美元,獲得了 22% 的股權,上市之后稀釋到 19%過去幾年時間,亞馬遜都是 Rivian 背后的堅定支持者Rivian 股價漲跌也會直接關系到亞馬遜的持股價值
或許對貝索斯而言,投資和推廣 Rivian 還存在著私人原因眾所周知,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和馬斯克的 SpaceX 在航天領域展開激烈競爭心高氣傲的馬斯克多年來一直公開嘲諷貝索斯只會跟在自己后面做老二伴隨著特斯拉股價飆升,馬斯克個人資產也一舉超過貝索斯,成為全球新首富亞馬遜戰略投資 Rivian,也是在支持特斯拉的直接競爭對手
對 Rivian 來說,亞馬遜不僅是最大的投資者,也是 Rivian 商用車型的最大客戶亞馬遜向 Rivian 訂購了 10 萬輛電動送貨車,明年開始逐漸交付這是 Rivian 迄今獲得的最大企業訂單亞馬遜享受為期四年的獨家供應權益
帶著金主爸爸的巨額訂單是 Rivian 上市股價飆升的主要因素,這是其他電動車企都無法企及的巨大優勢可是,Rivian 和亞馬遜綁定過于緊密也帶來了風險而這正是 Rivian 上周大幅下挫的主要原因
就在上周,全球汽車巨頭 Stellantis 與亞馬遜宣布達成合作協議,亞馬遜為 Stellantis 全面提供云服務和車內中控軟件,同時成為 Stellantis 新電動車 Ram ProMaster 的首個大企業客戶。據悉,亞馬遜已經訂購了10萬輛Rivian汽車,這些汽車將在2030年前交付。。
Stellantis 是菲亞特克萊斯勒與標致雪鐵龍合并之后的新公司,業務橫跨歐美大陸,旗下擁有諸多汽車品牌按照銷售額計算,是僅次于豐田和大眾的全球第三大汽車巨頭
這一消息立即引發了 Rivian 的股價跌幅雖然亞馬遜隨后澄清,與 Stellantis 的合作并不會影響他們和 Rivian 的現有合同,但按照此前的交付計劃,Rivian 要到 2030 年才能完成交付亞馬遜訂購的 10 萬輛電動貨車
與陷入產能困難的 Rivian 相比,擁有雄厚供應鏈和生產實力的 Stellantis 明年就會開始大規模量產 Ram ProMaster,能夠更為快速地滿足亞馬遜的物流網絡電動化需求Stellantis 與亞馬遜的密切關系,顯然也會直接沖擊到亞馬遜向 Rivian 的訂購意愿或許正因為此,Rivian 在監管文件中提到目前會優先生產亞馬遜訂購的電動廂式貨車
更為重要的因素是,亞馬遜希望借助與 Stellantis 的合作,將自己的車控軟件和 Alexa 語音助手推向這家全球第三大車企的產品,與谷歌的 Android 車載系統爭奪未來智能汽車的市場份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攜手 Stellantis 對亞馬遜具有更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福特放棄合作變身競爭對手
導致 Rivian 承受重壓的第三大因素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尤其是來自他們的主要投資者福特汽車2019 年福特汽車向 Rivian 先后投資了 8 億美元,獲得后者 14% 的股權,Rivian 上市之后股權稀釋到 12%
2019 年 Rivian 原本接近與通用汽車達成投資協議,但福特汽車卻在最后時刻涉足,以更好的投資條款和更大的合作前景打動了 Rivian,得到了投資的機會但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力主投資 Rivian 的福特汽車業務總裁韓瑞麒已經在 2020 年 3 月提前退休,而此前的 COO 法利則成為新任 CEO
當初福特汽車投資 Rivian,原本是希望與這家電動車新貴合作,用 Rivian 的平臺推出自己的電動車項目但韓瑞麒退休之后,2020 年新 CEO 法利就開始部分取消與 Rivian 的電動林肯 SUV 項目,去年 Rivian 上市之后,雙方更是全面取消所有的電動車合作項目
僅僅兩年之后,這家原本的戰略股東現在卻成為 Rivian 的最大競爭對手福特汽車變成了財務投資者即便 Rivian 現在股價暴跌,這筆韓瑞麒留下的投資依然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回報,或許是福特汽車最近幾年來最為成功的戰略投資
福特汽車之所以放棄與 Rivian 合作,主要原因是伴隨著過去兩年政策環境改變福特汽車新 CEO 法利去年宣布全面轉型電動車,在 2025 年之前投資 300 億美元進行電動化投資,計劃在 2030 年實現電動車占總銷量 40%
去年發布的電動皮卡 F—150 Lightning 是法利上臺之后的第一個重要電動車項目這款電動皮卡定于今年交付,售價不到 4 萬美元此外,福特還將重組 Ford Pro 部門,加強福特在商用車業務與分銷領域的強勢地位而這些產品業務都會與 Rivian 產生利益沖突
Rivian 此前獲得資本市場熱捧的一大因素是看好他們在規模巨大皮卡市場的增長空間2021 年美國皮卡總銷量接近 217 萬部,福特 F 系列,Ram 和通用汽車 Silverado 三大品牌占據主導F—150 皮卡跟是連續多年占據美國最暢銷車型榜首
雖然 Rivian 和特斯拉早早發布了電動皮卡,但都無法盡快交付占據市場先機,Rivian 產能孱弱,2019 年發布的特斯拉 Cybertruck 更是一再跳水,上市時間甚至數次延期到 2023 年如今福特和通用汽車都已經先后發布兩大暢銷車型 F—150 和 Silverado 的電動版本,Stellantis 也計劃在 2024 年推出 Ram 電動版Rivian 的未來或將面臨著激烈競爭
雖然 Rivian 短短兩個月時間就股價下跌三分之二,但依然有券商給予了堅定看好瑞穗美國在投資研報中繼續給予 Rivian 買入評級,將目標股價定在了 145 美元瑞穗在研報中指出,相信伴隨著開拓歐洲市場和提升產能,Rivian 能夠繼續推進全球擴張戰略,在 EV 行業長期版圖中占據有利地位
2018 年特斯拉陷入產能瓶頸,一度面臨著資金耗盡的困境,但伴隨著產能提升現金流改善,伴隨著上海工廠投產和中國市場登頂,特斯拉從 2019 年底開始了電梯式飆升,一躍成為目前萬億美元的全球市值最高車企。這兩家公司計劃最早明年讓1萬輛Rivian-Amazon送貨車上路。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