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部署激發數字經濟牽引力
國務院日前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這是我國數字經濟領域首部國家級專項規劃,數字經濟頂層設計持續完善《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包括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正在密集開展新一輪部署,適度超前部署5G,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聚焦制造,礦山,電力等重點行業5G+工業互聯網應用,加快大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升級,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
在三一重工位于湖南的一家智能工廠,數字化改造帶動生產效率提升50%,每45分鐘下線一臺泵車在位于深圳西部港區的媽灣港,5G賦能下,工人坐在智能遠控中心就可以同時控制6臺場橋,作業效率大幅提升除工業領域,數字經濟也在悄然走入人們生活,掃地機器人,智能音響等智能產品不斷為人們提供便利
一個個鮮活案例,折射出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活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和國家大數據戰略,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數字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對經濟社會的引領帶動作用日益凸顯
看發展規模——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顯示,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2020年達到39.2萬億元,占GDP比重為38.6%數字基礎設施全球領先,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纖網絡截至2021年11月,已開通5G基站139.6萬個,占全球5G基站總數超過70%,5G終端用戶達4.97億
看拓展增長新空間——5G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進程加快,累計有效帶動數字產業領域投資近千億元截至2021年6月,電子信息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8.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8.9個百分點新型消費快速增長,智能化產品驅動消費升級,掃地機器人,智能手機,智能手表,智能音箱等智能產品銷量全球領先
看賦能實體經濟提質增效——制造業,服務業,農業正全方位轉型升級,以制造業為例,截至2021年10月,具備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100家,工業設備連接數超過7600萬臺,有力推動制造業降本增效。
發展數字經濟既是實現跨越發展的時代機遇,也是構筑競爭新優勢的迫切需要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孫克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在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上,數字經濟能夠有效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快捷流動,各類市場主體加速融合,增強產業鏈韌性,暢通國內外經濟循環在推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已經成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此外,數字經濟有利于推動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已經成為大國聚力發展,打造核心競爭優勢的共同選擇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一步壯大數字經濟新引擎十四五規劃綱要將數字經濟部分單獨列為一篇,并在主要目標中提出,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0%國務院日前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從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等八方面對數字經濟發展作出總體部署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包括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正密集展開新一輪部署,其中,適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成為重點。截至8月,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107萬個,全球占比超70%;5G終端連接數近2億,全球占比超80%。。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日前表示,穩妥有序開展5G和千兆光網建設,加快5G行業虛擬專網規模化建設,打牢數字化轉型的網絡設施基礎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光纖網絡擴容提速,5G商用部署和規模應用,構建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抓緊在全國建設10個左右數據中心集群,加快打造全球覆蓋,高效運行的通信,導航,遙感民用空間基礎設施體系
在積極布局新基建的基礎上,相關部門將進一步推動新技術新應用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升級最近幾天,《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等一系列規劃對外發布,從創新,應用,供給,支撐等多方面,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信息政策所副所長高曉雨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需要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融合發展,打造軟件定義,數據驅動,平臺支撐,服務增值,智能主導的新型制造體系促進金融,物流,交通等服務業智能化發展,擴大升級信息消費,發展數字鄉村和智慧農業
數字經濟治理體系也需進一步完善需從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高度出發,堅持發展和規范并重,把握數字經濟發展規律,加強開放合作,構建有活力,有創新力的制度環境,強化國際技術交流和研發合作同時,健全完善規則制度,加快健全平臺經濟法律法規,及時彌補規則空白和漏洞,優化監管框架,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高曉雨說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