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A股開市首周,主流指數表現悉數告負去年漲幅靠前的新能源,有色跌幅居前,家電,地產,銀行翻紅,延續了一年的成長風格出現松動
公募基金近期密集發布2022年投資策略,主流公募機構認為新年市場將可能告別去年風格的極致演繹,未來市場走勢將更加均衡,主要看好三大投資方向:一是繼續看好新能源,光伏等高景氣度方向,二是密切關注銀行,地產,港股等低估值板塊變化,三是青睞消費,醫藥,免稅等疫情受損反轉板塊的投資機會。
成長派追求高景氣度
看好新能源,軍工,半導體
剛剛過去的2021年,受益于碳中和政策和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的新能源板塊,在二級市場一枝獨秀,雖然今年開年遭遇市場重挫,但多家公募仍將新能源為代表的高景氣板塊作為未來投資的重要方向之一。
嘉實基金表示,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是2022年的主要基調,預計2022年A股將延續結構性行情,但會更為聚焦高景氣行業,自下而上尋找景氣度個股有望持續得到驗證,在高景氣賽道的選擇上,相對看好新能源產業鏈,軍工及新基建。“在流動性提升的預期下,新三板相關板塊企業迎來估值抬升機遇。
博時基金也表示,展望2022年一季度,市場核心關注以下方面——美元流動性的邊際收斂,加息預期節奏變化的影響,海外經濟增長動能與中國出口的邊際變化,國內穩增長目標與穩增長,穩信用的抓手,穩增長,穩信用對市場風格的影響,核心賽道的產業景氣持續性等。。
在博時基金看來,一季度春季躁動行情將是2022年賺錢效應相對確定的時間窗口,由于2022年春節時間偏早,A股春季躁動行情有望提前開啟2022年的配置思路為緊扣高景氣延續+景氣反轉,買PPI回落毛利擴張,雙碳結構性寬信用
建信基金表示,展望2022年,穩增長政策,貨幣信用雙穩環境將對股市形成支撐,市場仍將延續結構性行情建信基金也相對看好新能源,軍工和國產半導體等持續高景氣成長板塊
大成基金也表示,宏觀政策將以穩字當頭,兼顧中長期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2022年權益市場指數層面風險不大,結構性行情為主,賽道型,躺贏型投資機會性價比顯著下降,以微觀產業研究把握長期產業趨勢,廣度深度并重是高質量決策的取勝之道在投資上,重點關注專精特新投資機會,公司圍繞產業升級自下而上精選專精特新,主要聚焦碳中和,國產替代和自主可控三條投資主線
華夏基金也看好高景氣行業調整后的趨勢機遇,軍工,新能源為代表的高景氣行業在今年整體盈利下行的趨勢中將更為稀少,其中,軍工確定性較強,新能源雖然β收益減弱,但仍是大概率實現30%增速的行業,如果調整充分,值得重點關注。
北京一家銀行系公募也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后,各部委針對穩經濟工作的定調已非常明確,預計從一季度開始政策層面合力效果將日漸凸顯,2022年各項宏觀經濟政策預計圍繞穩經濟與資本市場改革兩大重要目標展開看好調整后股價處于相對低位的高景氣品種,如國產化邏輯推動的半導體設備,專用芯片器件及軍工等
價值派關注低估值
新年市場結構或走向均衡
除了高景氣板塊,銀行,地產等低估值板塊以及消費,醫藥等去年風險充分釋放的板塊也受到公募基金的關注。
嘉實基金表示,除了高景氣行業外,公司還看好因需求提振而有機會實現反轉的投資方向,包括消費有機會反轉的結構性線索中,必選消費品的投資價值凸顯,重點看好其中的必選食品和農業兩個方向
除了關注專精特新投資機會外,大成基金也關注否極泰來帶來的機會,否極泰來包括自身景氣反轉的行業和外部因素催化的行業,汽車及零部件行業,農業方向,必選消費品等都有機會,外部因素催化的行業包括地產和基建產業鏈以及互聯網,國企改革。
相對于2021年的極致演繹,建信基金認為,2022年A股風格會更加均衡,除了持續高景氣成長板塊外,還相對看好兩大方向,一是出現提價趨勢的消費板塊,二是汽車零部件,酒店,航空,互聯網龍頭等困境反轉板塊。
華夏基金也認為,整體來看,年底資金獲利了結需求下,漲幅較高的板塊均有一定短期調整壓力,建議投資者較去年配置更為均衡,關注高景氣賽道+困境反轉+專精特新三條線索。基于精選層制度平移,上市企業來自創新層掛牌企業的北交所基礎制度安排,可重點關注精選層企業投資機會,并重視對創新層標的的篩選。
行業配置上,華夏基金在高景氣賽道外,也看好困境反轉行業底部向上的機遇,認為消費電子,汽車智能化,傳媒,啤酒,免稅等行業在整個2022年的行業修復較為確定,存在估值和業績雙重修復的可能,行業β會觸底向上。”李湛說。
海富通基金也表示,展望2022年,一季度是重要窗口期政策穩增長的態度非常明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發力要適當靠前行業配置上,將重點關注高景氣延續的方向以及有困境反轉的行業
上述北京銀行系公募也認為,寬松的政策,溫和的宏觀和市場環境下,一季度或是全年最佳參與時點,除了高景氣度行業外,公司還看好基本面預期仍處于低位的品種,如前期受成本問題壓制的中游制造,今年一季度建議關注基本面預期仍處于低位的免稅和文娛內容消費,另一方面,關注估值仍處于相對低位的品種,如地產信用風險預期緩釋后的優質開發商,建材和家居企業,經歷中概股沖擊后的港股互聯網龍頭,以及具備新材料等新業務發力能力的精細化工企業等。
滬上一家大型公募投資總監表示,從各家公募2022年策略看,價值派的基金經理相對看好醫藥,消費,以及低估值的銀行,地產板塊等,而成長派的基金經理則繼續看好景氣度上行的新能源,光伏等板塊這也說明各家公募對2021年極端的結構性行情和市場風格的預期出現回歸,極端結構性的市場風格會逐漸走向均衡
創金合信數字經濟基金經理王浩冰也認為,在穩字當頭的大背景下,今年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概率較小,結構會相對均衡,不會像2021年那么極致自2021年11月下半月開始,市場風格已逐步轉向均衡,我們整體仍看好估值合理的成長股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