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堂右側醒目處是占據整面墻的大幅白描壁畫,畫的是創始時的營業盛景,顧客盈門,喜笑顏開兩側好幾張名人合影,包含著2017年來這里吃餛飩啜生煎的蘋果CEO庫克這份努力和當下店里服務員的惜字如金,對比強烈
邊打游戲邊做年糕團,現炒澆頭上桌不熱上海老字號的這些不爭氣時刻,你遇到過嗎
一說到上海美食老字號
大家會想到什么。
是鍋貼開鍋后的滋啦一聲。
還是誰都有自己心中NO.1的小籠。
可是
小觀最近幾天走訪了
上海多家美食老字號
卻遭遇了一些不爭氣時刻
帶你現場直擊
大壺春
只有墻上的,自己看
周一8時08分,地鐵8號線大世界站出來,寧海東路上連著5個山東煎餅攤如同篩網一樣層層過濾買早餐的上班族,走了8分鐘,云南南路左轉,隔著馬路,黑底金字的大壺春赫然在眼前招牌右側,灰色石梁上嵌著一行字創始于1932年 上海名小吃,在灰塵油煙侵襲下,深淺不勻
招牌不小,門頭不大,普通兩開門的設計,硬質透明塑料門簾近土黃,色澤混濁。”11月13日,在濟南某飯店就餐后,回到家的高先生撥打110向濟南歷下公安奧體中心派出所報警求助。
一進門,左手邊是明檔生煎制作區,并排三個爐子三口大鍋,里面兩位師傅看人進來,放下手中手機,拿起抹布擦拭著鍋邊臺面右手邊就是點單收銀的地方,后方墻上是菜單
要一兩鮮肉生煎,一兩大蝦生煎,豆漿有嗎記者詢問收銀阿姨
自己看,只有墻上的,別的沒有,回答硬邦邦付款拿票再往里走,才到店堂
小方桌拼出兩欄堂吃區,一共兩張三桌,四張兩桌此時大半空著一位看著像60多歲的老爺爺服務員靠墻看著問他:師傅,你們這兒是最早的店嗎回答:不知道,不清楚師傅,這里燈籠上好多花式生煎,‘蛤蜊生煎’你們這里有嗎沒有,只有總店有此刻,又有人進來點單,帶著北方口音:你們這里有水餃,生煎嗎看來只當是家尋常食肆收銀臺阿姨回答也并未多言:沒有水餃,有生煎
店堂右側醒目處是占據整面墻的大幅白描壁畫,畫的是創始時的營業盛景,顧客盈門,喜笑顏開兩側好幾張名人合影,包含著2017年來這里吃餛飩啜生煎的蘋果CEO庫克這份努力和當下店里服務員的惜字如金,對比強烈
生煎上桌,品質如一
鮮肉生煎底薄而脆
松松甜甜的外皮吸收了肉餡的滋味
少許湯汁點睛
大蝦生煎里蝦肉大而彈
邊吃邊聽到旁邊一對相對而坐的年長夫婦討論老爺爺說:現在吃這個的人少了,都喜歡吃湯多的很多人已經不知道這個才是本幫正宗的了,而且吃慣了湯多的,就不習慣湯少的了老奶奶說,看這家店里,好幾個人年紀比我還大,好像老人開的店一樣
9時03分臨出門,見生煎制作區的兩位師傅一前一后,看著手機,旁邊鍋里還有生煎半鍋問了一句:師傅,你們每天大概能賣多少呀這一鍋有兩斤半他放下手機微探身回答,每天100多鍋,過年時候200鍋,300鍋都有過了會兒補了一句:這沒辦法的,大壺春有名的
最近幾年來,大壺春在上海廣泛布點,除了沿街獨立門面外,在許多大型商場也時有見到。。
工作日12時30分,從地鐵2號線陸家嘴站1號口出來,過天橋便是正大廣場,地下二層美食廣場深處,見到了與攤檔同臺廝殺的大壺春檔位從左到右分為收銀區,制作區,發餐區三部分,和別家分區類似有所不同的是,發餐區墻上掛著上海名小吃的金色牌子
這里生意不是全美食廣場最好的,但并不缺顧客有位穿粉色外套的女生排隊點單,快排到時卻離開隊伍去了別的檔位剛剛那個工作人員,往鍋子里放生煎,過了會兒就空手來收銀,我看到了就沒法吃了呀
原來,這里的檔位地方小,總共三位工作人員各管一區,但有時忙碌起來也會臨時客串,其中的衛生隱患勸退了客人。
記者在這里買了鮮肉生煎和蟹粉鮮肉生煎的混拼,每樣分別兩只,等待生煎出鍋時聽工作人員說,每天7時就到崗開始備料,賣的都是現包的,沒有從外面運來的,更沒有速凍的吃的時候確實能感受到,味道跟云南南路上的老店沒啥區別,一樣鮮甜,蟹粉鮮肉生煎里,能吃到拇指指甲蓋大小的蟹黃
鄰桌一位脖子上掛工牌的客人,面前是一碗牛肉粉絲湯和一份三兩堆了兩層的鮮肉生煎聽記者問起,他滔滔不絕:我對大壺春很有感情的,這是我們上海的味道,有時候看到網絡點評App上,有的不‘懂經’的人給差評說沒湯不靈,我氣也氣死了,還專門寫點評反駁他們,懂么不懂的希望大壺春要好好宣傳,好好傳下去,不要到以后我們小孩都以為上海生煎有湯才是正宗的那太可惜了
虹口糕團
邊斗地主邊做年糕團
上海人沒吃過虹口糕團的年糕團的,好像不大多這家以上海傳統糕團為特色的老字號,主打的年糕團,條頭糕等都有自己的上海名點上海金牌小吃的獎牌最近幾年來,虹口糕團從虹口開到上海的大街小巷
最新一個落戶的地方,是長壽路上新開的娛樂綜合體CIFI TOWER,地下一層扶梯邊的好位置,紅色的虹口糕團四個字,老遠就能看到周日18時30分,正是人流較大時,一位營業員當值
柜臺不大,是個直角區域,靠近人行動線的一邊是透明工作臺,那是招牌產品年糕團現場制作的區域,方便顧客行人直觀看到另一邊則臺上臺下塞滿了產品,條頭糕,雙釀團,橘紅糕,冷團,金團,定勝糕看得人眼花繚亂
有位外地阿姨過來問:條頭糕是生的還是熟的里面什么餡兒這個總歸是熟的咯營業員回答,一邊不時轉頭向左,手里操作著什么細看才發現,一只橫著的手機正擱在柜臺上,糕團商品堆得高,從柜臺外不仔細看看不到,手機屏幕上,是斗地主游戲的畫面
外地阿姨最終買了兩小包條頭糕,三元一根營業員一邊裝袋,一邊手指在手機屏幕上點幾下
沒多久,一對上海中年夫婦上前,準備買橘紅糕丈夫細心看了看包裝上的生產日期,9號生產的,今天12號了保質期10天,9號生產,10號上市,還有很久的營業員解釋夫婦倆付錢結賬走了他們后面,另一位顧客也在顧慮生產日期的事,看她糾結,營業員轉頭從柜臺最底下翻出另一包橘紅糕,扔到臺上說:喏,給你10號的
有顧客打算買年糕團,問:要控制血糖的人,可以吃嗎加咸菜肉松餡子可以吃嗎我說能吃你相信嗎我不負責的最終,顧客選了咸菜肉松餡的年糕團
營業員是一邊打游戲一邊同步做年糕團的。
制作前,她先把手機從柜臺上取下放在制作臺邊的矮桌上左手戴上手套,右手點擊出了一次牌接著,左手拿出油條,往空氣炸鍋的抽屜里塞,準備加熱因為單手操作,油條有點卡殼,沒戴手套的右手便幫忙一起塞油條,塞完順手點擊屏幕出一次牌到了準備包餡的階段,右手終于也戴上了手套,兩手配合把咸菜肉松和熱好的油條裹入年糕中,用力擠壓定型后放在制作臺上
她把兩只手套全部脫下,右手又一次點擊屏幕后,才拿出塑料袋裝好食物遞到柜臺上之前,不忘最后出一次牌
整個制作過程共93秒,一共出了7次牌,動作配合熟練,即使看到記者在拍攝,她也沒有回避。“如果不是我對酒的生產日期,批號有印象,還真沒發現。
沒想到可以這樣做事的一位圍觀全程的路人說,自己從中學時候就常常吃虹口糕團的東西,四川北路上那家老店一路吃過來,這十幾年看著他們守著老三樣沒啥變化,外面市場點心多了,好吃的也不少,選擇這里本來就是情懷加分不少,現在看到這種態度,情懷也快磨沒了
老半齋
現炒澆頭上桌不熱
工作日14時07分,福州路浙江中路交叉口,老半齋的招牌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店門外,腳邊放著白色行李箱的女生在遺憾,本想來吃朋友推薦的淮揚菜和菜飯,結果錯過了午飯市
飯店左側玻璃門上,貼著午飯市11:00—14:00等橙色字樣,右側門上,一紙公告紅底黑字:現在休息,請閑人莫入晚飯市17:00營業
可能因為現在分段營業的餐廳不多的關系,仍有人不知情況推門往里走,不過很快就出來了,一位工作人員跟在后面半推開門大聲說:不要進來了!公告上營業時間沒看到嗎。兩點!兩點!
17時30分,走進老半齋,進門有個類似玄關的設計,并不能直接看到店堂,左轉便是收銀點單臺看到菜單上唯一以店名冠名的現炒半齋脆鱔面,記者便想試試
未幾,面和澆頭上桌,脆鱔是鱔魚滑絲后微炸定型,再由咸鮮口燒汁調味,略加醋提香可是,放進嘴里,第一感覺是冷的,不帶一絲熱氣
招呼服務員來,幾聲都沒有回音,有些年紀的經理聽見了比服務員更快趕到,問清情況后,馬上說:我們重新燒再次上桌時,終于是熱的了
記者作為顧客道出疑慮:會不會是鱔魚早就炸好了,燒汁時候來不及一起燒熱他解釋說:不是的,可能因為燒好后放在廚房耽擱了一會兒,加上從廚房到桌子距離蠻遠的那這次怎么是熱的因為,我是跑著過來的
看得出經理算是盡職,會招呼灶臺后的廚師保持清潔,這里那里多擦一下西裝革履的他,始終在店面巡視,或靠墻肅立環顧,便于及時補位可是,服務員動作慢悠悠,也不夠規范例如,湯碗,菜盤上桌,服務員大拇指內扣碗邊沿,堪堪碰到
不知道為什么,感覺這里的菜也油膩了,味道也沒以前好了,我上次來,桌子都沒擦干凈,廚師帽子不戴,口罩不戴一位吃面顧客說,但是想想性價比,算了算了
一家家美食老字號
共同組成城市的別樣門面
一個老字
代表著沉淀在時光中的底蘊
或許質樸簡單,或許工藝復雜
但經典,一定傳承著匠心
這段美食之緣如何更長久
值得更多守護,更多用心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